收购员、BP机寻呼员、话务员、钢笔修理师……这些一度工资高、有技术含量、受人尊敬的“金饭碗”,如今在产业调整、技术升级的情况下,渐渐走向没落。
7月底,历时五年,七易其稿,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下称《大典》)终于出炉。《大典》取消了许多传统职业,也增加了不少新职业。曾经吃香的职业的消失,让不少老年的市民很感慨。专家则称,职业的变迁其实是现代社会变迁的一个方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见习记者 刘静妍 现代快报记者 郝多
新版职业大典:
取消894个过气职业
1999年,我国第一部关于职业分类的《大典》颁布。与之前的版本相比,2015版《大典》减少了547个职业(新增347个职业,取消894个职业)。新增的职业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快递员”“文化经纪人”“动车组制修师”“风电机组制造工”等。取消的职业包括“收购员”“平炉炼钢工”“凸版和凹版制版工”等。
从行业来看,《大典》中有关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大类中,6个小类、83个职业不复存在;在涉及第二产业的“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大类中,24个小类、526个职业得以缩减;而在隶属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大类中,职业数量分别增加了11个和81个。
第三产业的繁荣提高了服务业中的岗位细分程度,增加了职业种类。2015年1-7月,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超过百亿件。然而,多年以来“快递员”并未纳入国家确定的职业分类,不过,此次2015版《大典》新增了快递业中快递工程技术人员、快递员和快件处理员3个职业,13个工种。“快递小哥”从此也有了“名分”。
话务员、BP机寻呼员
曾经很吃香,如今已过时
这次《大典》的修订,让一些曾经是香饽饽,如今却已消逝的职业,又重新被提及,这让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怀念不已。
南京著名作家薛冰介绍,“话务员”就是一个年代很久远的职业。过去,人们不能直接拨打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就需要“话务员”进行转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直接拨打想要联系的人的电话号码了,“话务员”这个职业也就渐渐消失了。
“BP机寻呼员”存在的时间要短得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买一部手机要花上万块钱,一部BP机只要1500元左右。手机话费也比座机电话贵很多。所以当时只有做生意的老板才用得起手机,一般打工的人都只能用BP机。”薛冰说,“BP机寻呼员”会将寻呼人的电话号码发送到被寻呼人的BP机上,被寻呼人看到后再通过电话回复。后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不到十年,BP机就迅速地被手机取代。“BP机寻呼员”这个职业也就渐渐消失了。
物资不再匮乏了
修旧行业也就式微了
50岁的老南京李先生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身佩戴钢笔是有文化的标志,“钢笔修理师”自然也成了很有技术的职业。“钢笔修理师”在整个“修旧职业”中也是处于中上等的地位。然而,现在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了,需要修钢笔的也就更少了。
其实,除了“钢笔修理师”,整个“修旧行业”都渐渐没落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三转一响”(收音机、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财富的标志,修理这些的技术人员也很“吃香”。“从前物资匮乏,东西坏了就修修补补接着用;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东西坏了不是拿去修,而是直接扔掉。”李先生说。
“收购员”是做什么呢?薛冰介绍,以前农民要向国家交公粮,还要卖余粮给国家抵农业税,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收购员”负责“收购”。“这个工作的性质放现在,大概相当于公务员了,至少也是事业编制,因此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后,这个职业也就不存在了。”
和现在一样,职业的吃香与否也影响着择偶标准,“上世纪70年代女孩子的理想对象是:长得要像演员,身体要像运动员,工作要是营业员。”薛冰说,“那时东西很难买,营业员在商店工作,买东西就很方便。”企业里的“机修工”“电工”等在70年代都很“时髦”。“那时,男孩子很愿意到纺织厂当机修工,因为找对象很方便。”薛冰说。
专家
职业变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不少传统职业消失了,而一些新兴职业成了“香饽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邱建新解释说,职业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个方面,反映的是社会分工的变化。职业的与时俱进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邱建新说,“收购员”“BP机寻呼员”“话务员”“钢笔修理师”这些走向没落的老职业都是“前现代社会”、也就是现代化初期的产物。以话务员为例,“以往我们打一个长途电话很麻烦,而现在我们有手机,还有微信,连视频通话都变得很方便。进入网络时代,必然会有很多这样的职业会逐步被淘汰。”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有些职业必然会被淘汰,有些职业则快速发展。快递员、网络信息安全员等,这些职业都是和互联网有关的新兴职业。
为什么“钢笔修理师”这个职业会没落?邱建新说,如今,钢笔大多被“一用即弃”的水笔所替代,这反映的是后现代社会碎片化的趋势。碎片化是后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前我们倡导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而现代社会,短暂的、即时的、碎片化的东西正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生活因此越来越多样化,这恰恰是现代社会进化的表征。”
邱建新认为,职业的变迁反映的是工作岗位的变迁,工作岗位变迁的背后是劳动力就业的变迁,而劳动力就业的变迁也就是社会分工的变迁。“旧的职业不断被淘汰,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短时、快捷、多元化需求的职业不断涌现,并且会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