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26版:2015名校在践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5年4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社会中坚 学校栽成

  附中的数字

  高考中,连续五年本二达线达级率均在96%左右,本一达线达级率均在85%左右,每年有二三十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2014年高考,本二达线达级率96.8%;本一达线达级率81.2%。有152位同学被提前录取。南京高考文、理状元花落附中!

  2014年数、物、化、生、信息学科竞赛中,211人次获得省一等奖及以上奖项,17人获得省队资格和18块奖牌(5金,7银,6铜);3人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获保送资格,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2015届在以上竞赛中有94人次获一等奖(证书由中国科技及其下属协会颁发);获奖人次占江苏省总人数(539人)的1/6强,位列江苏省第一。

  自主招生考试中,以2014届为例,获得985高校等自主招生资格的有121人,已连续三年摘得“七大名校(清华、北大、复旦、交大、中科大、南大和浙大)”自主招生总人数桂冠,同时也是2014年省内获得清华、北大两校自主招生资格人数最多的中学。

  还有美国ARML数学竞赛国际组团体第一名,江苏青年物理学家辩论赛中金奖第一名,4位同学入选首批“中学生英才计划”,以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FLL机器人世锦赛中国公开赛、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在线商业模拟竞赛(BSE)、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等,均硕果累累,展露风采。

  刚刚揭晓的学业水平测试中,达A率99.15%,4A率82.5%,人均高考加分4.55分。

  附中的课程

  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基

  A以现代公民为培养目标的德育课程——关键词:正直、理想、责任

  围绕健全人格、独立人格和创造人格的目标,培育学生的人性、个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建设了德育系列课程:文化审美课程(经典人文阅读、审美教育)、生命健康课程(体育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责任创造课程(成人仪式、毕业典礼)、意志训练课程(步行者行动、军训)、生涯规划课程、沟通合作课程等。

  B 以思维品质为培养目标的学科课程——关键词:独立、理性、创造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附中不仅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还开发了系列化的学科拓展课程,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在系统性、批判性、创造性的培养上颇具特色。

  系统思考课程——2005年,在全国率先开设《系统思考》校本选修课程。选修课中,学生学习系统思考的基本理念,学会用系统的眼光重新审视世界,学生运用系统思考的分析方法结合相关学科知识,研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系统思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打开了新视窗。十年来,数百名学生参加系统思考选修课程的学习,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论文入选国际系统动力学年会,在国际会议上展现中国学生的风采。

  “走进鲁迅”课程——引领同学们学习鲁迅文章,认识鲁迅其人,发扬鲁迅精神,在新时代传承鲁迅身上那种刚直不阿的正义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热情、独立不羁的自由思想、冷峻锐利的批判精神。同时,也希望以鲁迅为原点,辐射开去,引领学生感受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在学习中锻炼并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思维力、探究力和实践力。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开展人文素养与理性思维融通的全人教育。

  大学先修课程——附中开设了目前全省中学最全的大学先修课程。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大学的课程内容,体验与中学不同的另一种学习方式。老师将带你去遨游,认识知识与方法产生、发展、变化,从知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激发你的灵感,激发你创新的欲望。与你徜徉在不同观点与观念中,从不同的书籍中汲取营养,让你学会批判、学会独立思考,解决你一些高中学习过程的一些疑惑或者促使你疑惑更加“疑惑”。成绩还可以用作高校自主招生成绩的审查。目前,已经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化(语文)、微积分(数学)、电磁学(物理)、普通化学原理(化学)、中国通史(历史)、程序设计(信息技术)、地球科学概论(地理)。高一、高二约有270多人参加了学习。

  C 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综合课程——关键词:体验、合作、探究

  从书本到实践,从个体学习到合作探究,附中丰富的综合课程为培养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具有全球眼光、世界胸怀的现代公民提供了机会。

  教育剧场课程——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倡导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们创设与现实相接近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形成认知,获取对知识的体验感受,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梦想基金——2011年6月,学校设立“梦想基金”,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创造梦想、实现梦想的资助,提供尽可能完备的实验室研究资源,鼓励学生将自己创新性的想法转变为课题,并通过深度的学习和研究,形成创新研究成果。至今,已获准立项34项,已结题14项。其中,2个项目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三等奖,1个项目获全国教具比赛一等奖。6件作品已获国家专利。4篇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其中两篇核心期刊。

  科技文化节——附中追求的科技教育不只关注学生科技素养的提升,更是关注整个学校科技、人文与艺术的和谐发展。科技文化节是将科技运动会、科技文化展、专家讲座与学生讲座、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一次集中展示与汇报。主要活动有:电玩爬绳、奇思妙想、话剧表演、多媒体艺术作品评比、生物实验技能大赛、动力模型飞机比赛、雨花石艺术鉴赏、科技DV创作大赛、现场绘画创作大赛、遥控车擂台、创意物理DIY模型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等。

  “1+4证书”——即除毕业证书外,还要求每一个高中生必须获得四项公民素养合格证书:志愿者证书、文明礼仪和身体素质;高中人文阅读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理科探究实验,或体育专项特长,或艺术专项特长。目前,已将其纳入高三学生综合评价中。

  D IB国际文凭课程——2006年9月开办以来,已由独立的项目发展为与本部优势互补、互相借鉴学习的附中特色课程之一,这一融合性未来还将放大。

  E 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课程——从2015年起,附中将开办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计划招生55名,单独编班,采取军地合作、联合培养、多元保障培养模式,为军队培育输送热爱航空航天、矢志飞行、素质全面的优秀飞行学生。

  F 科学菁英班课程——2014年附中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联合开办的"科学菁英班"继续招收1个班30人。

  大家眼中的附中

  教师谈

  作为附中教师,我们将陪伴学生度过16-18岁的三年——成人之前的最后三年。这三年是人一辈子中精神成长的关键期,价值观就是这个阶段逐渐形成的。因此,不管我们教授哪门学科,我们都会把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作为职业要义。我们会和他们一起去思考生命的意义,用高尚的、美好的精神食粮去滋养他们,引导他们超脱感官享受,淡化对物的需求,不至于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其次,我们还要用我们的学科特长去丰富学生们的大脑。科学课程中的理性与逻辑,人文课程中的批判与洞见,艺术课程中的想象与情感,将使他们体会到人类的文明与高贵。我们希望他们在各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不单单是记住那些结论性的知识,更希望他们因为学习,拥有更强的判断思考能力、更广阔的观察视角,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成人之后的继续自我修炼打好基础。正因为重要的是打好基础,我们认为认真涂抹底色比当下就去摘金牌夺冠军重要得多。

  最后,我们还要做好他们三年的“玩伴”。附中教师是一群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工作、性格各异的大孩子。我们都有陪学生们玩的童心,也有八卦他们的热情,我们期待分享他们的开心、麻烦、苦恼。总之,我们不会嫌学生们的麻烦是个麻烦,也希望他们不要嫌我们的麻烦是个麻烦。

  ——保志明(化学教研组组长,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师大硕导)

  

  每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聪明。当国家课程到达附中,即被这所百年老校不知疲倦的课改步伐踏出了既广阔又变幻的舞台,附中孩子因而各得其所、各美其美并沉浸其中。他们一天天融入课程深处,天天有进步,人人有光芒:在已然领先的分数和名次之外,附中课程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赋予了他们不易言状的潜力:好奇心与坚韧性共生、责任心与深刻性并存、灵活与理性交融等。当他们完成附中课程跨出那扇走出过包括57位院士在内的无数杰出学长们的校门时,他们已经心藏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人生底气。

  ——孙小红(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正高、心理学博士生、省“333”人才培养对象)

  学子谈

  附中是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平台。进入附中以后,我参与了运动会广播站、合唱节、科技节、OM社团、物理竞赛、科研项目交流、世界级科技竞赛等各种活动。在附中,我的竞赛教练、班主任、社团老师、任课老师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们充满学识、传道授业解惑,是我精神世界的引路人,指引我进入科学的殿堂。

  ——倪仪伟(2015届,第34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二等奖;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2013-2014年度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全国优秀)

  

  南师附中给了我一个很高的平台。在附中我结识了最可爱的同学们,找到了竞赛道路上的朋友,受到良师的指引。附中的免修制度一直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借助附中的平台,我获得了许多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傅瑞得(2015届,2014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奖获得者,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已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

  家长谈

  我认为,附中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每年公布的高考升学率、优秀率,更在于这些看似与考试、排名无关的人文精神的传承。教育,是一门长久的工程,而高考遴选,更是基于同学们人格的成熟。三年里,同学们在这里经历的每一分时光、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阅读的每一段文字,都是附中在用自己百年的积淀滋养着、培育着大家。这些已悄然融入同学们血液中的文化精神,一定会表现在高考成绩中。将来,也会继续在你们体内激发力量,散发出光与热。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给予你们前进的动力。

  ——2015届2班王卓雅同学母亲周清华女士

  招生连线

  ◎咨询电话:

  025-83469041/49/64/18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察哈尔路37号

  ◎邮编:210003

  ◎网址:www.nsfz.net

  ◎电子信箱:nsfzxb@126.com

  ◎新浪微博:@南师大附中

  ◎微信:njsdfz

  ◎交通方式:公交16、31、34、100、503、551、556、568、569路至三牌楼站,72、143路至察哈尔路站,21、66、67、204、531、532、572路至丁山宾馆站

  通讯员 刘少青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