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9版:金专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5年4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向善之心——
中华民族的信仰追求
第六届南图阅读节:和《孟子》对话,与大师同行
  南京图书馆员工诵读《孟子》
  南图馆长徐小跃
  张奇伟教授
  刘瑾辉教授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江苏省首个全民阅读日,由南京图书馆主办、现代快报社和中国江苏网协办的第六届南图阅读节拉开了帷幕。4月24日下午,阅读节《孟子》主题论坛“向善之心——中华民族的信仰追求”在南图学术报告厅举行。

  现代快报记者 何海燕 实习生 周娴

  【论坛主旨】

  唤起每个人心中的“善根”

  据论坛主持人南京图书馆国学研究所主任徐忆农介绍,孔子与孟子是先秦儒学的奠基者,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善”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的学说也可称为“求善之学”。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表示,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善”并不难,“向善”是人性的本能。而针对“小悦悦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等社会现象,徐馆长表示,“善心跑掉不可怕,但一定要想办法找回来,希望借助和孟子的对话,能唤起每个人心中的‘善根’。”

  【论坛声音】

  何为善?

  “求善”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唯一标志

  主讲人:刘瑾辉教授(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认为,人的高贵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人有求善的本能,“善根”是人与生俱来的,不靠外界的给予,“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依据。“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即便有人做了坏事,也并不是人本质的恶劣,只是他的“善根”没有被发掘出来。

  何为善?孟子将“仁义”归结为善的内涵,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被孟子称为仁义礼智的开端。这“四端”是具有正常思辨能力、能辨是非的“人”的情思,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经过“善”的环境熏陶而成,是人和禽兽的本质区别。

  

  如何导善?

  以德治国,仁政可“导善”

  主讲人:张奇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古往今来,“仁政”是不少帝王一统天下的制胜法宝,“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在孟子看来,只有设身处地地为百姓所想,恢复井田制度,轻徭役,薄赋税,才能得民心得天下。孟子提倡以德治国,君主“尊贤使能”,教化百姓守礼节、讲道德,这样天下才能稳固。

  如何践善?

  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爱”人

  主讲人:徐小跃教授(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家高层次“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干和灵魂是什么?根干是儒家,是经学;灵魂是仁义。

  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的思想核心正是仁义。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明确指出“仁义”是人之为人的根据,这就是著名的“仁,人也”命题的深刻意义所在。孟子通过几点来阐述他的思想。

  第一,孟子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人实际上和禽兽的差别只有一点点,叫“几希”,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所以我们的先贤先圣,面对这样一个客观的存在——百分之九十多都是禽兽的“我们”,十分担忧,学术上也称为“忧患”。其实我们的中华文明就是起源于这种忧患意识,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而没有中断,很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忧患意识。忧患什么?忧患那一点点的“几希”丢掉了。所以,孟子主张“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孟子明确表示,人之为人的根据的“几希”是良心,也可以说是良能、良知。通俗一点说,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老天就给你这个属性了,这就叫良知、良能、良心。

  第三,那么天地自然赋予了我们良心、良能、良知,做什么用呢?在孟子看来,一为产生道德,二则判断是否真行道德。孟子认为良心具体表现为四种心:一是恻隐之心,二是羞恶之心,三是辞让之心或者恭敬之心,四是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扩充开来,呈现开来,表现出来,就是我们大家非常熟知的四个道德——仁义礼智。

  第四,在孟子看来,既然仁义礼智等道德是人天生的属性,人如果没有它,那还是人吗?肯定不是。所以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第五,当我们明白仁义礼智这些道德后要怎么做呢?孟子明确说:“仁者爱人。”仁,就是爱别人。而你如果因为没做到仁爱而感到羞耻,这就是“义”,这是孟子的本义。拓展开来说,什么叫“义”?就是公正、公平、利他。什么是“礼”?就是尊敬别人。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定要爱别人、利他人和敬他人,这是孟子想向我们传达的东西。

  第六,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意思是说,只要你想行善,有这个愿望和诉求,想做好人,就是“善”。许多人认为,现实生活中作恶的人比较多,行善不容易,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见到老人,恭敬一下;处处想着帮助别人,很困难吗?一点不难。“仁义忠信,乐善不倦”,在孟子看来,“善”是天地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行善是我们的自由,是我们自主的能力。孔子曾说过:“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爱人,想做好事,那么“仁”就实现了。我们行善,完全由自己做主,跟别人没有关系。所以说,可欲、向善,是人的本能,而向善、行善,遵循仁义礼智以及信——这五常是我们的“天职”。“天职”是什么?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我们中华民族、我们的经学传统,号召我们为了完成这个神圣的天职而努力、而向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