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现代快报启动了“守望家园·护航中华鲟”大型公益环保活动。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14名志愿者抵达湖北宜昌,走进中华鲟研究所。如何追踪放流的中华鲟?放流的中华鲟有多少通过了“生死考”?昨天,2015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举办新闻发布会回答了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今天,3000尾人工中华鲟回归长江,现代快报记者将全程跟踪记录。
怎样追踪放流的小鲟?
身上装个“黑匣子”
即将放流的中华鲟也有“身份证”,昨天下午,中华鲟研究所养殖专家胡师傅拿着一个米粒大小的东西说,“这个小玩意叫做PIT,放在中华鲟体内,再次相遇时,工作人员用仪器一扫,就能知道它的身份和足迹。”此外,每条小鲟的尾巴上,还挂着一个T形体外标,上面印有紧急救助电话和小鲟编号,如果搁浅、受伤或被误捕,渔民可及时求助。
最具有特色的是声呐标记。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介绍,“声呐标记的原理和飞机黑匣子一样。”据了解,声呐标记放在腹腔之内,要挑选体质强壮的小鲟提前两个月进行小手术。“去年18尾植入了声呐标记,今年有62尾。”高勇介绍,声呐标记能及时记录、反馈放流中华鲟的情况。
多少小鲟通过了“生死考”?
只有5%到10%
上世纪80年代起,中华鲟研究所就开始增殖放流,累计已经放流了超过30万尾。被放流的小鲟中,多少完成了长江历险任务,成功进入大海?
高勇介绍,从90年代有数据记录到现在,只有5%到10%的小鲟活了下来。
高勇回忆,以去年声呐监测数据为例,设有声呐装置的小鲟共有18尾,通过荆州时还有16尾,但到了武汉约有13尾,到了九江、铜陵只剩下不到10尾,到了靖江、南京就更少了,“通过长江考验,进入河口地区的只有5%。”
如此低的通过率,是不是说明人工鲟体质远远不如野生中华鲟?中华鲟研究所前所长刘勇解释,这和中华鲟本身生活习性脱不了关系,“鲟鱼的摄食方式相对原始,依靠触觉来摄食底栖动物,野生中华鲟从出生到长江口的通过率也很低。”刘勇称,“应该说,人工养殖后,放流的中华鲟比野生的存活率高很多。”
小鲟能重新回到长江吗?
暂未监测到
2013年和2014年,长江流域没有发现野生中华鲟产卵,生存繁衍状况让人揪心。同时,放流持续进行了三十多年,上世纪放流的小鲟已经发育成熟,到了洄游长江繁殖的时候,研究人员有没有类似发现呢?“目前还没有放流的中华鲟洄游长江繁殖的数据,但应该能回来的。”高勇解释,由于条件所限,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有了终身标记,此前放流的中华鲟都很难清楚区分。而且,高勇说,自从2008年后,国家禁止捕捞,监测放流中华鲟的难度很大。
人工中华鲟会越来越山寨?
通过技术缩小差异
1984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取得成功,野生中华鲟在人工环境下产出小鲟宝宝,被称为子一代。2008年,子一代中华鲟能够在人工环境下,产出小鲟宝宝,被称为子二代。今天即将放流的3000尾中华鲟,就是2011年和2013年的子二代。
没有在野生环境中历练过的子一代,产出的子二代跟野生中华鲟会不会越来越不一样?刘勇说,人工增殖的中华鲟更加驯化,野性色彩弱,“但可以通过技术措施,缩小子二代和野生鲟之间的差异。”刘勇介绍。
“目前来说,人工增殖放流是最有效的措施。”刘勇说,“当前最首要的也是保种”,通过增殖放流,可以建立起一个人工养殖的种群,可以长期得到保护。
三峡工程蓄水后,是不是加剧了中华鲟的生存危机呢?“对有的生物是有利的,对有的生物有负面影响,要全面分析。”不过,刘勇称,2009年前并没有启动相关研究项目。而且,这是一个综合评估项目,要很多机构合作完成,现在还没有综合评估结论出炉。
招募
加入志愿者 一起“护航中华鲟”
4月9日,现代快报开始招募“护航中华鲟”的志愿者,邀请公众跟我们一起零距离接触中华鲟,进行监测和科学考察。“招募帖”发出后,很多读者都在微信、微博上报名。
如果你成为“护航中华鲟”的一名志愿者,你还将和我们一起走进社区、学校,通过展示和宣传等方式,以及带领市民实地观察和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鲟以及相关的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还等什么呢,现在就报名吧。
报名方式
1.请拨打快报热线96060;
2.标注#守望家园护航中华鲟#,并且在新浪微博上@现代快报;
3.关注“现代快报”微信,并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