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5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5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笔墨意境写心画
  王昊,别署畅庐,1970年2月17日生于江苏涟水,现为南京更斯艺术馆执行馆长、艺术总监,中国美协敦煌艺术研究中心创作委员,南京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花鸟研究会会员,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清韵流芳系列之一》 70cmx85cm
  《清韵流芳系列之三》 70cmx85cm
  《清韵流芳系列之二》 70cmx85cm
  《春在枝头》 90cmx58cm

  文/郑奇

  明清以降,中国画的要求越来越明确地建立在笔墨、意境两个层面上。笔墨是个技术性的问题,意境是属于精神层面的问题。古人虽说“得兔忘蹄”“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似乎意境最为重要,技术不过是个手段而已,达到目的以后,技术便可以扔掉。然而如何才能达到目的呢?以捕鱼为例,“得鱼忘筌”,为什么不能说成“得鱼忘蹄”“得鱼忘言”,偏记住一个“筌”,可见说是忘,还是没有忘。吃鱼的人可能忘,捕鱼的人还是忘不了。忘了,天上掉不下鱼来。所以,对于画画技法,看画者或许不懂,画画者却视之为基础的要素。没有技术,画画便无从谈起,因此石涛把绘画全部原理建立于“一画”。

  这本是一简单的问题,但我们的先人经历一两千年才逐渐懂得了它。其中还走了弯路。六朝顾恺之讲“以形写神”,神不是意境,形也不是技术的全部,也不是技术的重点。谢赫“应物象形”“骨法用笔”,两法加起来,说到点子上,“应物”是以心应物,是意境问题,“骨法”是笔墨技法问题,但当时技法并不成熟,到北宋,技、意都趋成熟了。但南宋以降仍有偏左、偏右的现象。尤其是近100年来,情况更为严重,西画大举传入中国时,中国人几乎忘记了笔墨,并歪曲了意境,到“文革”期间,绘画的鉴赏标准只谈画家的立场、世界观,只讨论绘画是否表现了人民、表现了领袖,是否喜闻乐见。这与宣传标语、口号或标语口号的“说明”已没有太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笔墨形式比以前多样化了,但由于金钱的诱惑,急功近利者多,技法和意境皆难以向深层次开拓。

  王昊,大学学的是设计,长期从事设计类教学和研究工作,有感于中国书画装裱技艺的陈旧与落后,业余时间也研究装裱艺术,居然歪打正着,闯出新路,他用色大胆现代,新款迭出,为书画界和装裱界所瞩目。我感到他的创新将会标志着装裱史的一次革命。但他最醉心的还是中国画创作,始而学花鸟,近而学山水。7年前,他带着作品向我请益,我充分肯定他的长处,并将历史上的书画精髓,和董欣宾的艺术思想加上我个人的体悟,尽力向他传授,他悟性很高,进展很快。我很赞赏他的路走得正,其所以正,一是追求高格调,尽量取法乎上;二是不急功近利,在基本功上多做文章;三是笔墨意境双管齐下,皆中要害。近年看他的画作已可入法眼观瞻,鼓励他出此画集,作为一个总结,作为对师长和朋友、藏家和世人的一个交代,而根据我的体验,他未来的前程是可观的,必将会有令人鼓舞的更大的发展,然而,未来也不会完全取代现在,因为,每个人每个阶段的成功,也如同历史一样,都是不可重复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