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鹏涛
阅读文学作品,面对文本,我们会逐步摆脱社会身份和现实环境中的自我认知,摆脱具体的现存的“第一自我”。这也就意味着与文字一起,进入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在或悲或喜中建构审美的“第二自我”。这是逃脱客观世界的“第一身份”,暂时的游离和偏移,短暂的出神和沉潜。
胡山林教授的《极地之思:史铁生作品解读》(以下简称《解读》)一书有意“违背”学院派的解读风气,有意“规避”理论的先入之见。没有故意兜售概念,而是采用一种“原生”的,接近阅读体验的,以文本为起点的方法。“读史铁生的作品,情思意绪往往不知不觉间进入一种浩渺悠远、玄思冥想、澄澈清明、黯然无言的境界,心中澄明剔透,沉静踏实,似乎已经探到了事物的根底,看透了存在的本相,颇有‘得道’的充实感和彻悟的豁亮感。这是一种与读别人的作品全然不同的精神体验。”像是老朋友一样,在夜幕降临之际,围坐在茶几旁,细致而微地娓娓道来,谈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史铁生和他的文本。所以“解读” 不单纯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姿态。
正如通信中提到的,“您(史铁生)思考的那些问题我似乎影影绰绰都想过,但想不好,想不透,不过在您那里,我认为您基本想透了,让我常常有豁然开朗,‘大彻大悟’之感。借助您,我多少认识了一点我自己,我的飘忽不定的思绪开始集合,聚拢,找到它的形式,那就是您所表达的。”这段文字可以看作解读缘起的契机。归于一点,缘于二人共同的志趣,共通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域,同样对终极问题着迷,同样对人生问题想获得自己的答案。正是缘于这种志趣上的契合,《解读》一书从容而淡定,“自下而上”地从史铁生作品中的描绘和陈述出发,与作品一起一点点深化,一步步地追问,慢慢接近史铁生作品的内核,接近形而上的极地之思。由于共同的问题意识,《解读》一书也带有解读者自我认知的意味,读懂了史铁生,也对解读者自己的追问给出了交代。所以解读史铁生作品的过程,也是解读者自我认知的过程,解读亦是一种自我对话。
作为解读者而非评论者,所秉持的是一种虔敬的姿态。
《解读》是一部双声共鸣的“叠奏曲”。既有解读者与史铁生作品的对话,对于文本的慎密分析,同时也有解读者与自己的对话。
今天的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景观和新奇事物包围,过于外放,很少内收,致使原本最贴近生命的追问,变得高远和冷寂。
“极地之思”的目的不在于给出一个终极的答案,不在于破解史铁生作品的谜题,因为作品本身是开放性的,意蕴是无法穷尽的,就像“终极”一样,所表明的只是思考的一个参照量,比深入更为深入的思考,才能慢慢接近,但永远无法抵达。“极地之思”的真正意义在于邀约,邀请每一位读者参与,邀请每一位读者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在阅读书本的时候,分出另一只眼睛阅读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中,通过读者自我对话让文本再次生长、增殖。这是《解读》一书,借助解读者的姿态,借助真诚的解读和对话努力达到的旨归,也是延续史铁生作品生命的最好办法。
今天泛娱乐、浮躁的时代症候下,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短平快”,习惯于消费影像,消费信息快餐,对于“高深艰”的东西有一种不自觉的抵触情绪。借助于社交媒介,个体的力量被不断地放大、凸显,背后却是个人思辨力的不断下滑。“人们好像来不及往下面渗透,就走过去了。”以一种更为深入的方式,面对自我,思考人生。“停下来等等灵魂。”这是史铁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也是“极地之思”所传递的精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