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6点,连云港的气温还在零下,数以千计的群众已陆续赶到位于城外30多公里的赣榆殡仪馆,为好警察张作田送行。张作田,连云港市赣榆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中队长。12月10日,他在南京执行公务时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38岁。查阅张作田的手机,人们发现,他在去世前仍记挂着单位的事,还在用短信安排工作。
通讯员 苏宫新 现代快报记者 陶维洲
忙一上午,中午休息再也没起来
12月9日,根据江苏省公安厅安排,张作田被抽调到南京,对省内部分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进行检查。在张作田的生活中,这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出差。不过,12月10日下午3点,张作田妻子李文却突然接到张作田同事的电话:“嫂子,张队生病了,你去照顾一下。”李文的心里一紧:“出车祸了吗?”丈夫平时除了血压有点高,身体一直很好。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你快收拾东西吧……”对方话还没说完,电话已经挂断。直到晚上赶到南京,李文才被告知,当天中午,丈夫张作田在宾馆休息时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
连云港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刘芮呈和张作田一起到南京六合执行任务,他也是第一个发现张作田牺牲的人。“12月9日晚到六合后,次日一早就开展工作。”刘芮呈回忆,一直干到中午12点多,两人简单吃了个午饭,张作田又布置下午的工作。“大约1点钟,我们才回房休息,约定两点半出发。”刘芮呈说,1点10分左右,他还跟张作田通话,确认下午要去的地方。“张队长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没有任何病态。”
下午两点半,刘芮呈如约来敲张作田的门,无人应答。他打张作田手机、房间座机,都无人接听。他让服务员打开张作田的房门,等他进入房内,才看到张作田仰面躺在床上,没盖被子,像是睡着了,但脸色苍白。“张队!张队!”无论刘芮呈怎么叫,张作田都没有反应。120急救人员到场后,发现张作田已没有生命体征。送到医院抢救,医生最终确认张作田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一个多月没休息,体检都没空去
“张队是累倒的。”赣榆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民警孙玉玲说,张作田去世前,除了到南京执行任务外,还一直在安排着中队的工作,短信、电话不断。
刘芮呈回忆,事发当天张作田的手机就放在枕边。大家从他的手机短信记录上看到,一直到1点半,他还在发着各种有关工作的短信。
“其实近一个月来,张作田一直都在连轴转。”户政中队民警孙传县说。11月的休息日,张作田都没闲着。进入12月,张作田又接到了去南京执行任务的通知。
“11月初,局里安排大家体检,张作田领了体检表,直到牺牲他都没有抽出时间去。”赣榆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肖媛说。
无法完成的“全家福”
12月11日,张作田的遗体运回赣榆。12月12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张作田老家见到了他的家人。38岁的张作田,上有七旬父母,下有刚上高中的儿子,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对于丈夫的突然离去,李文无法接受。“他看起来真的不像走了。我说:‘作田,你是睡着了吧,你是太累了吧?醒醒,我们回家吧。’”李文说。
就在张作田去南京的那一天,李文还跟丈夫说:“10号就领工资了,等你回来,我要给你买件新棉袄,给儿子也买一件,我自己也买一件,有两年多没买新衣服了。我们都穿上新衣服,去拍一张全家福……”可现在,这个心愿永远不能实现了。
张作田的遗憾不止于此。“我有骨质增生,一个月前作田说要带我去医院看看,但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父亲张学柱说到这里已是老泪纵横。张作田的儿子、今年16岁的张宇阳刚上高一,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爸爸曾答应明年暑假带他去旅行,并保证一定请出假来。“从小到大,爸爸一直把自己设定在‘工作模式’,带我出游只有寥寥几次,最远也就是200公里外的徐州。”张宇阳说。
为外来媳妇解决“黑户”问题
1995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后,他曾当过巡警、社区民警、派出所指导员。他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1999年3月,张作田调入青口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正是因为张作田工作扎实,2002年,赣榆成立“张作田社区警务室”,这成为连云港地区第一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后张作田调到到赣榆区公安分局户政中队,负责全区户口业务、身份证业务、流动人口管理和重点人员管理。赣榆常住人口120多万,流动人口2万多。一年里,光户口、身份证业务,就要办理12000多件。
在赣榆农村,早些年有不少云南、贵州、四川女子通过各种方式嫁过来。她们发现,自己不仅在赣榆没有户口,在老家也没有户口,成了“黑户”。2012年,张作田发现赣榆竟有240多名这样的妇女。当年8月底,张作田去云南调查,要解决这一问题。那一次,张作田在云南呆了20多天,不仅解决了赣榆“云南媳妇”的问题,还把省内400多个类似问题户口的调查工作一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