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一直都是南京的代表性建筑,而城墙的保护整治工作也备受瞩目。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制订了2015-2016年南京城墙保护整治和申遗行动计划。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未来各段城墙遗址的保护修复工作,将采取构筑钢架、林木种植等多种形式,兼顾城市景观与市民的需求,而以前很火的“按照原样重建”方案遭到专家的普遍否决。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吴怡
A
一组数据
2个多月游客数量超往年全年
今年8月,南京城墙正式全面向社会开放,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登墙观光。
根据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的统计,从今年8月到10月底,南京城墙收费的三段共迎来游客47万人次。而过去,玄武门到九华山段一年游客20万人,中华门段20多万,也就是说,今年2个月间城墙迎来的游客数量,比往年全年还要多。
B
保护和展示
南京明城墙共长35公里,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中有不少段都已经不再联通,有些地方地面墙体已经不再存在,例如定淮门、中央门、光华门等地的城墙遗址。对于这部分的遗址,如何保护和展示一直让人关注。
遗址修复暂定四种方式,淘汰实体复建
昨天,南京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有来自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两个团队的专家组在商讨具体的修复方式,共同总结了4种备选方案。
第一种:按照城墙过去的样子,进行完全的实体墙体复建;
第二种:构筑构架,城门外观基本保持,但本来用以填充成体的砖变成钢架;
第三种:标识型,更加的抽象。例如本为城墙的地方,目前已经是建筑了,那么就在建筑顶上画出以前城墙的曲线,从卫星地图上能够看出城墙本来的样子;
第四种:环境景观型。有些地段以前是城墙的,未来换成种一排树,或者铺设草地的方式,还原城墙的本来曲线。
不过,这四个方案中,第一种已经基本淘汰。“这些不同的方式将会被多元化地利用在不同遗址的整治修复上,但第一种目前是最不建议使用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书记曹方卿解释,遗址本身也是一种历史,一种文物,如果硬是完全实体联通,反而刻意。
老门东增设登城口,依山而建不破坏城墙
游客激增,使得城墙合理的配套设施显得非常重要。不久前,现代快报曾报道过,根据规划,老门东赤石矶将增设一个登城口,实现城墙和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的景点串联,方便市民和游客参观。
报道刊登后,不少市民质疑,新增的登城口,会不会是在墙体上重新挖出一块来呢?这样的话是否会破坏城墙本身?
对于大家关心的这个问题,曹方卿称,不用担心。“在赤石矶那里,本身就有个山包,高度与城墙齐平,而山包上也有人行步道,本来城墙和山包之间就是用铁栅栏拦着,不让市民从这里上城墙。改造以后,铁栅栏会拆除,周围稍加改造,这个登山口就能很自然地出现,不会破坏原来的墙体。”
赤石矶登城口将成为南京城墙第34个登城口,将来也会收费。
考古中华门瓮城,不为找沈万三的聚宝盆
中华门瓮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内瓮城城门,据说还和明代首富沈万三有关。相传明初洪武年间,财富榜排行首位的沈万三把装满金银财宝的聚宝盆,埋在这座城门下,城墙才得以顺利竣工。
这次公布的城墙两年计划中,将对中华门瓮城进行考古发掘,地质勘探、建筑测绘等分析研究。为什么要对中华门城堡进行考古呢?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是为了挖宝,更不是去寻找沈万三的“聚宝盆”,不会大面积勘探挖掘,主要是小规模发掘,对墙基、基石等城墙方方面面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关于城墙全方位大数据库,依靠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护。“考古会按有关程序报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后年,将建成南京城墙博物馆和明朝博物馆
对于南京公众来说,两年后,将新增两个好去处。在两年计划中,还提到将加快推进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资产和档案资料的移交工作,启动南京城墙博物馆和明朝博物馆的立项,争取2016年10月两馆建成开放。
目前,这两个博物馆的设计方案还在讨论中。
力争五六年后,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成功
至于申遗,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也有新进展。据了解,《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总体工作计划》已编制完成。2016年3月底,将上报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相关材料,力争列入2018年国家申遗备选项目,2019年或2020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京城墙参与的申遗工作,将建立政府层面的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工作协调机构。此外,还将建立南京城墙数据库和档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