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行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各自孤独地灭亡了

  文/赵玫

  她突然觉得满目苍凉。而满目苍凉是因为,满心的苍凉。但是她依旧坐在海风瑟瑟的阳台上。这里是离海最近的地方,也是她觉得能够静心读书的地方。她总是把她正在读的和想要读的书放在桌子下的竹筐里。她希望那里的书都是她所喜欢的。那些书灯塔一般地,仿佛能照亮你的灵魂。她把这当作生活中最好也最有意思的事情来做,所以她从来没有厌烦过读书。她像喜欢大海一样地喜欢读书。

  她正在翻看的是一本伍尔芙的书。看伍尔芙的小说总是让她很疲累。那种身心俱损的,甚至每个字都不能不去思索的阅读。

  她已将伍尔芙的《到灯塔去》不知看过了多少遍。但年轻时读后的那种感觉,她竟然倏忽间全都忘光了。留下的只有灯塔的意象。这意象年深日久,却日久弥新。仿佛在她的生命中,又仿佛在遥远的什么地方,照耀着,并无形地引导着她。

  她喜欢小说中那种影影绰绰的方式。无须有什么故事。只是些微的记忆、破碎的现实、感人的思绪就足够了。那朦胧的爱。濒死,或者死亡。故园不堪回首的悲凉。年华老去,是的,还能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痛彻心扉的吗?

  再读《到灯塔去》,依旧地,很疲累。这或者就是伍尔芙留给世界的方式。这个女人说,意识,就如同纷纷落下的思维的碎片,而记录下这些没有规则的意识的瞬间,才是真正的真实。伍尔芙又说,许多念头纷至沓来,就如同,一群蚊子在上下飞舞。他们是各自分离的,但又被控制在一个看不见的、有弹性的网中……哦,这个美丽的女人。

  她偶尔从书页中抬起眼睛。看到的依旧是满目的苍凉。曾经繁茂的枝叶,便这样,悄无声息地,就枯萎了,甚至连屋顶上的茅草也已经寂灭。那些不能和任何人分享的隐秘的记忆。那些只跟激情相关的,残酷的往昔。

  为什么,《到灯塔去》的主人公是那位美丽的拉姆齐夫人?为什么,在海边,所有人的思绪都围绕着这位优雅的美妇人,甚至庄园的仆从。当然还有,到灯塔去,对拉姆齐夫人来说,就像是一个灵魂的愿望。

  她读着,被伍尔芙描写的那个很美的妇人。无论她动着,还是她静着,都像是画中的女人。

  她读到这里,恍然意识到伍尔芙为什么要写拉姆齐夫人,为什么要把一个五十岁的女人当作主人公。于是她开始查阅各种有关《到灯塔去》的资料,包括写作的年限。是的,1927年。她终于明白。在那一年,伍尔芙本人也已经四十五岁了。她觉得这个美丽而优雅的拉姆齐夫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伍尔芙。

  她不知道,用这样的方式解读伍尔芙是不是很残忍。或者这根本就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误读。但伍尔芙确实就是那种五十岁以后依旧很美的女人。她的美,是那种美到灵魂美到永恒的,那种美,哪怕年华老去,美却依然。美的伍尔芙,所以,美的拉姆齐夫人。

  然而,美如油画的拉姆齐夫人却在《岁月流逝》的篇章中,死去。

  伍尔芙的哀悼,在小说最后的篇章中。十年后,人们又回到了荒凉的大房子。尽管拉姆齐夫人已然远逝,但为着她的愿望,亲人们还是登上帆船,朝着灯塔的方向。

  然而,在海上,船长所关心的不再是航程,而是,不久前被大海吞噬的渔船。渔夫们在被海浪吞没的那一刻高声喊叫道:我们灭亡了。各自孤独地灭亡了。是的,这才是伍尔芙最深刻的感受。她知道这就是海,是永远不会被征服。

  很冷的秋风吹来,夹带着海的潮湿。黄昏开始降临,却天海茫茫,林木萧瑟。海总是美的,她这样说服自己,那一望无际的,平缓的动荡。绸缎一般的,柔软,却能够在陆地一般的宁静中,吞噬万物。然后是,听不到的心灵呜咽。墙上枯黄的茅草,在落日时分,闪烁出黄昏的光。

  是的已经很冷了。

  她依旧坐在阳台上。

  她不想错过眼前正在弥漫的色彩。她一直觉得黄昏是大自然中最美的景色。她不再看《到灯塔去》,暮色掠夺了读书的光线。就那样一层一层地昏暗下去,她知道在最美之后必然是,最沉的黑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