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前,在扬中江面上,19岁的“大辫子姑娘”颜红英奋不顾身,送解放军横渡长江的英雄事迹,被定格成“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经典,成为广为流传的历史佳话;今年,在建国65周年前夕,扬中市特地在原地建起了渡江文化园,并依据当年的那张照片建了一座雕塑,屹立在长江边。9月25日,扬中市渡江文化园开园,并被镇江市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黄勇 孙薇 林清智
父亲掌舵她摇橹,送亲人过大江
1949年4月22日,在一艘坐满战士的木船上,一位身材瘦小、扎着长辫子的姑娘正在奋力摇橹,另一位小妹妹则半蹲在船舱内,她们的父亲在后面掌舵。
原新华社高级记者邹健东拍下了这一幕,照片被命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记录下了在扬中江面胜利渡江的光辉历史。
照片中的“大辫子姑娘”叫颜红英,今年已经是84岁高龄,几年前被找到后,曾多次向媒体介绍当年渡江的一幕。
9月18日,扬中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继兰一行来到了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同心村,这里就是颜红英安度晚年的地方。
汽车在老人家门口缓缓停下,车窗外,一位穿着朴素的老人拄着拐杖,在门口静静地等着,她就是颜红英,当年那个梳着大辫子,在枪林弹雨中奋力划桨的“小姑娘”,如今,她已经变成了一位双鬓斑白,步履蹒跚的老人。
因为中风,加上84岁的高龄,老人的记忆时好时坏,但对于扬中人的到来,她还是显得十分高兴。当天,王继兰等人为老人送去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渡江文化园的全景,一张是“我送亲人过大江”的雕塑特写照。
原址建起文化园,当年英姿成雕像
据了解,1949年的渡江战役中,解放军20军浴血奋战,以“大辫子姑娘”为代表的扬中人民,主动加入支前大军,摇着小木船帮助亲人解放军突破长江天堑,与20军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
今年,扬中市在昔日20军的渡江地建设了渡江文化园和“我送亲人过大江”主题雕塑,渡江文化园以1949年4月22日20军在扬中江面渡江的历史和这张新闻照片为主线,在照片拍摄地――扬中市新坝镇栏杆桥码头兴建,是一座集红色文化体验、革命传统教育、生态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包括“我送亲人过大江”主题雕塑广场、“我送亲人过大江”主题展馆和扬中革命斗争发展馆。
其中,主题雕塑广场以照片“我送亲人过大江”为创作原型,用艺术形式封存了“扬中小姑娘”颜红英奋力摇橹和渡江将士紧张待战的形象,在江边,还建造了一座“我送亲人过大江原址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