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逾800年后,位于印度的那烂陀大学9月1日重新开学。
据印度媒体报道,经过对1000名申请者的筛选,最终有15人成为首批进入该学府深造的学生。到2020年,该大学将拥有7个学院。
位于印度北部比哈尔邦境内的那烂陀寺遗址,在公元5至12世纪曾是佛学圣地,也是全球最古老大学之一,当时僧人学者逾1万人、教师约2000人。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也在此讲学取经,直到12世纪,突厥入侵后,该寺破坏殆尽,印度佛教也因此式微。
那烂陀大学重建源于印度和18个亚太国家的共同倡议,其中中国提供了100万美元资金。
两个学院、11名教师、15名学生
计划设7个学院
据悉,那烂陀大学计划中7个学院的两个在9月1日开学,分别是生态与环境研究学院和历史研究学院。包括5名女生在内的15名学生和11名教师,成为时隔逾800年后重新开张该大学的首批生力军。
校园建设还未动工
因重建校园工程明年才动工,校务和学务暂借省政府的会议中心运作。
该大学依据印度国会于2010年通过的特别法重新设立。位于王舍城山脚下的校园占地455英亩,因建校工程未开工,目前暂借省府所属王舍城会议中心运作,公营塔哈加特旅馆40个房间权充宿舍。
1000报考者仅选15人
据印度媒体报道,目前的15名学生从约1000名报考者中经多关考试筛选脱颖而出,包括1名来自不丹请假进修的大学院长;还有1名来自日本的佛学研究生。11名教师包括来自美国和新加坡的两名外教。校方设定未来师生比为1比8。
尽管复校初期仅两个学院,副校长戈巴·萨巴瓦尔受访时难掩兴奋说“美梦成真”。她表示,“11名教师有7人已报到,我们希望1年内再增设语言和文学、经济与管理、公共卫生等学院”。
建校工程明年2月动工。
萨巴瓦尔说,校方与包括耶鲁大学在内多所外国大学合作,盼融合那烂陀遗风和当代元素,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有万余僧人学者 曾盛极一时
那烂陀大学曾经是印度的一座寺院,因为在这里参悟佛经并求道的人太多,因此这里也逐渐演变为一个佛学教学中心。时值印度佛教的鼎盛时期。
那烂陀寺始建于5世纪,被毁于12世纪。史料记载,那烂陀大学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万余僧人学者聚集于此。
我国唐代第一高僧玄奘在这里学习五年。玄奘拜住持戒贤为师,后升至该寺副主讲。
玄奘在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其后,玄奘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长安大慈恩寺设译经场,与弟子等人专心翻译所带回的佛典。
玄奘《大唐西域记》和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对那烂陀寺都有说明,而义净对当时那烂陀寺的布局和建筑样式,叙述尤其详细准确。
综合
《西游记》里的大雷音寺
原型是那烂陀大学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僧人悄悄离开了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发出“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誓愿,不畏路途遥远,克服艰难险阻,前往西天取回“真经”。
这位僧人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那烂陀寺便是玄奘西天取经的终极目的地。它的另一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就是《西游记》中所描写的西天大雷音寺。
据了解,那烂陀大学是古印度著名的佛教寺院及学术中心,始建于5世纪,被毁于12世纪。遗址在古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今印度比哈尔邦。12世纪前,那烂陀大学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学及研究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