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袖标、小红旗、志愿帽、电喇叭,清早,戴齐志愿者“装备”,78岁的周万宣、75岁的葛龙英夫妇出门开始一天的安全巡查。退休20余年来,老周夫妇先后搬了4次家,每次到新小区,第一件事就是到社区报名当志愿者,他们说:“找点事儿干干,发挥余热。”上周五,夫妻俩上榜姑苏区城北街道宝邻社区“善行义举榜”。
陈小芬 郁新华
家搬到哪,好事做到哪
老周夫妇年轻时是市航运公司的工人,是单位出了名的“工作狂”。退休后,从“日理万机”一下子闲下来,他们很不适应,决定做志愿者。
“考虑到两个老人都七十好几了,我们就安排一些轻松的活,谁料老人软磨硬泡坚持要担‘重任’。”宝邻社区书记顾洁淼说,2011年,老周夫妇定居到宝邻苑小区,次年1月,社区刚成立,二老就跑来申请当志愿者。此后,两位老人接下了全能文明志愿者的重担,小区卫生、车辆停放、公共设施、治安巡查和水电、木工义修等,他俩都管。从清晨6点到晚上6点,总能见到二老忙碌的身影。忙时,两人还轮流洗衣、买菜、做饭,葛阿姨笑着说:“多干些事儿,生活更充实。”
去年年初,夫妻俩听到居民提及,东边5幢楼房附近没有规划休闲长椅、石凳,附近老人茶余饭后出门唠嗑得自带小板凳。确认老人们需求后,周老伯便自掏腰包买材料,自制了几条长木凳,摆在居民聚集的场所。
“我们小区很少能看到讨厌的小广告,这都是老周夫妻俩的功劳,他们看见一张就扯下一张。”一位居民阿姨说,老两口的志愿服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有时,他们干得累了,会有居民上前搭把手;夏天,干得渴了,会有居民给他们送水喝。
帮邻居救火,为灾区捐款
1998年发大水期间,周老伯在南一村小区当志愿者。住在低洼处的老年居民出行、买菜很不方便。周老伯发现后,骑来自家的三轮车,做起了义务“摆渡人”,带居民出去,又接他们回家。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多亏有周老伯,他在过膝深的水中,救起了一位滑倒的残疾人。
2003年,邻居家失火,损失惨重。老两口在帮助救火之后,带头捐款。此外,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舟曲泥石流,老两口都捐了款。“虽然一次捐几百元钱不算多,但老两口每次都‘冲锋在前’。”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一对“资深”志愿者夫妻,周万宣和葛龙英被街坊邻居们推为“善行义举榜”的“上榜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