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一周声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8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道歉这件事,形式感大于一切

  韩松落

  娱评人,影评人

  柯震东召开道歉会,向代言厂商及粉丝道歉后,某网站做了个调查,核心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你怎么看柯震东吸毒道歉会上的表现”,73.26%的网友选择“过于形式、阵仗吓人,流泪或为博同情”;第二个问题是“柯震东为吸毒道歉,你会原谅他吗”,69.14%的网友选择“不会,毒星不能轻易原谅”。

  既然不会被原谅,连道歉的形式都被否决,甚至有网友又一次祭出美剧《Lie to Me》中的微表情分析术,认为他的道歉根本就不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又为什么一定要道歉?

  道歉这事,和道德无关,也和是非无关,只和形势有关,那些公开认错的人,未必都是真的有错,内心深处也未必当真认错,但若不认错,只会让人们的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自己在和人群较量博弈的过程中身心俱损,所以,他们必须认错,认错只是一种策略,是停止让雪球变得更大的最好办法。经济学家第默尔·库兰在《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一书中提出了“偏好伪装”的说法,指人们“在认识到社会压力的条件下,不如实地展现自己的想法”,甚至还会迫于无奈作出背叛自己信仰的举动,道歉就是这种“偏好伪装”。

  所以,形式感反而是最重要的。就像2008年2月,陈冠希的那次道歉,在闪光灯雷电交加中,他穿黑色西装白衬衫慢慢走上台,落座前,解开西装纽扣,宣读声明前,深呼吸。并且是用英文宣读,声音清朗,并不时凝视前方。宣读完毕随即起身,留个寂寥背影,出门后,大批保镖紧随其后,排场堪比王子。会后,又有他的律师立即发表声明,称所有陈冠希及他的朋友的亲密照片及影像,版权属陈冠希所有。一举扳回大部分失分。当天新浪以“你觉得陈冠希是否值得原谅?”展开民意调查,63%的人选择“可以原谅”。

  显然,人一生要扮演许多角色,“一个道歉的人”也是角色之一,既然是角色,既然是表演,就有成功和不成功之分,成功的表演,黑衣是必备道具,肃穆的表情是必备表情。孙兴在涉毒事件道歉会上,身穿黑西装,背诵措辞严谨的道歉声明;陈浩民就非礼陈嘉桓事件召开的道歉会上,也是身穿黑衣,念事先准备的道歉稿,连怀孕的妻子都是黑衣到场,道歉结束后,痛哭失声,甚至要被工作人员搀扶才能离场。

  不成功的表达,多半是这样的,例如因为不当言论招致讨伐的张娜拉,在上海举办的那场“张娜拉上海媒体恳谈会”,她和爸爸一起,对自己的言论进行了澄清,但表情并不庄重,道歉的同时,还把责任推给字幕,这次道歉,被媒体形容为“嬉皮笑脸”。而另一位歌手为自己的言论,召开记者会向“内地朋友”道歉时,旁边始终有个男声担任解说,不断介绍她的近期动向,新片即将上映,新专辑即将发布,显然,这样的道歉,也很难被人接受。

  人们要的不是内心深处的认错,反而是认错的形式感,在道歉这件事上,人们一向是论迹不论心的。

  当然,在详勘了这么多的道歉会之后,一个古怪的发现是,召开道歉会,以慎重形式和媒体短兵相接的,多半是香港台湾的艺人,内地艺人,却很少召开道歉会,多半是发布道歉声明,这固然是因为各地的娱乐圈风俗,恐怕也是因为港台艺人北上捞金,有许多顾忌,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一场隐形的博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