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8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抽检充电宝:近2成在冲击下爆炸
还存在“容量虚标”“输出电压过低或过高”等问题,专家呼吁国家尽快出台“国标”

  昨天上午,北京地铁15号线一列车行驶至南法信站时,车厢内一处车门附近有冒烟现象,工作人员随后清空列车,确认是一名乘客的充电宝冒烟。虽是虚惊一场,但充电宝的安全问题引发关注。昨天中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质检总局抽检了32个批次充电宝全都存在不同类型的质量安全风险,比如“容量虚标”“输出电压过低或过高”“塑料外壳不阻燃”“重物冲击可能爆炸”等。我们使用的充电器质量如何?如何避免充电宝引发的安全事故呢?见习记者 张希为 现代快报记者 张瑜

  质检总局抽检

  所有充电宝

  都有安全风险

  

  据报道,近期国家质检总局采样了32个批次的充电宝产品,每批次选7款共224件样品。这些产品包括实体店购买、网购、品牌产品、三无产品等,基本涵盖了大家能买到的各种充电宝。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检测发现,32批次的充电宝全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结果显示,17个批次的电芯容量,即电源容量测试值明显低于标注值,总体不符合率53.1%,即一半以上都存在容量虚标现象。比如“小米”“爱比酷”“迈特威”“去哪儿”“傲宇”等品牌,都是被曝光偏差了超过50%,而有一款三无产品偏差率更达74.6%。

  大家在使用充电宝过程中,难免会对其造成撞击,而实验显示,32批次充电宝在电芯重物冲击测试中,有6批次发生起火爆炸,还有一款充电宝在拆卸时因短路而自燃。实验人员还发现,本次检测中问题最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充电宝的输出电压不符合要求,32批次充电宝样品仅有3批次符合要求。电压太低就没法给手机充电,而如果电压太高的话,则可能会将手机烧坏。

  

  

  小米回应:

  抽查的是山寨品

  

  昨晚,小米通过“小米手机”官方微博,做出《关于小米移动电源容量标注的说明》,称“小米公司在央视报道之前即与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发现其抽样调查的小米移动电源是通过非小米官方及授权渠道购买。小米一直严格按照电芯实际容量标注,且通过了国际权威机构SGS的严格检测。也提醒消费者,请一定通过小米官网等正规渠道购买小米产品。”

  记者调查

  百元以下还包邮,网上卖得火

  央视报道称,如今国内市场上的充电宝品牌达到500多个,还有很多是三无产品。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查询了多个电商网站,发现充电宝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50到200元之间的最受欢迎。

  在天猫商城内,记者看到一款充电宝的月销量高达十几万件,包邮价格在89-99元。

  充电宝爆炸等事件频发,各大品牌也开始宣称起充电宝的安全。一款“长城”牌聚合物移动电源宣称,他们的产品中“独特的胶态电解质赋予了其绝不爆炸的特性,带给我们100%的安全体验”。

  还有一款名为“索扬”的充电宝产品,为其全部产品投保1000万。还有一家品牌提到,为购买该品牌充电宝的顾客每人每笔承保额50万元。

  2万毫安只能充电四五次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位于新街口附近的一家电子城,一家店铺的柜台上摆了近20款充电宝。

  店主拿出了一个充电宝,称容量是23800毫安,并说苹果手机可以充四五次。记者提出,有些充电宝卖家说2万毫安的可以充苹果手机10次,为何这款充电宝只能充四五次呢?是否存在容量虚标的情况呢?对此,这位店主只表示,他们销售的充电宝质量是有保障的,并承诺“坏了可以来换”,但对充电次数的问题却不再回答。

  在采访中,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其实充电宝的容量虚标情况在各品牌中都很常见。“一般你买2万毫安的充电宝,苹果手机充电四五次都算好的了,有些只能充二三次。”对方说,容量大意味着价格高,很多商家为了卖高价就故意虚标容量了。

  塑料外壳占八成,还有仿金属材料

  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充电宝外壳主要分为塑料和金属两种,从整个市场来看,塑料外壳占八成,充电宝一旦发生电芯起火的话,这些外壳将无法进行有效地阻燃。

  昨天记者探访了四家商铺,有一家卖的全部是塑料外壳充电宝,另外三家虽然有卖金属材质,但是数量非常少。记者细数后发现,一家柜台上的20个充电宝中,金属外壳的只有4个,塑料材质的占了八成。

  在一家店铺里,记者询问该店老板,金属材质的充电宝与塑料材质哪种质量更好,这位老板介绍说,金属材质的更加耐摔打,也耐热一些。

  但对方也表示,目前市面上有些充电宝看上去是金属材质,可实际上并不是金属,而是仿金属的材料。“真要是短路了,很快就能烧起来。”

  如何保证安全?尽快出台国家标准

  面对充电宝市场的乱象,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亟需国家出台相关标准进行规范。

  “充电宝容量虚标的情况,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但要有人投诉,工商部门才介入处理。”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国家能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就可以从生产环节进行控制了。

  专家表示,从2012年开始,国内充电宝的出货量达到了3000万,预计2015年出货量会达到5000万以上。在充电宝安全事故、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产品风险伤害案例数据库,尽快开展充电宝的安全规范起草工作,出台相关国家标准。

  安全提示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