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4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每个人的记忆里
都有一个热词“邓小平”
今年8月22日是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网络发起集体怀念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新华社发

  “如果没有邓小平,我们会怎样?”连日来,这个问句悄然走红网络,无数的网友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在这个浩大的虚拟“答问场”,几代人的回忆在延伸。人们庆幸并追忆,自己人生的转折时刻。

  一个国家,同样如此。《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引来超高收视率,好评如潮,已经超越了一部文艺作品所能拥有的殊荣。人们“重回”特定的历史时期,重温中国因改革开放而慢慢崛起的铿锵记忆。

  邓小平改变了中国,改变了13亿中国人的命运。

  “我的人生和山河一起改变”,这是该剧片尾曲的一句歌词。导演吴子牛感慨万千,“这说的就是我们这一代人,那个年代改变了一代中国人……”

  “从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中,我们能感受到大江大河的奔腾,触碰到历史深处的脉动,寻找到打开民族复兴之门的钥匙。”出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一段文字,也提及“大河”的意象。

  近期的“邓小平热”源于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但毫无疑问,纪念邓小平、为改革加油的浪潮澎湃,又不仅仅是因为一场纪念。

  当下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没有回头路。纪念邓小平,回应历史深处的呼唤,是“向总设计师致敬,为今天的改革者加油”。——编者

  向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致敬

  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今年8月22日,是一代伟人、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8月18日起,《邓小平文集(1949-1974)》和《邓小平传(1904-1974)》在全国发行。去年风靡一时的《邓小平时代》,最近再登畅销书榜。这一切是因为,“小平书籍”拥有强大的读者市场。

  近日“@新华视点”报道说:四川广安,邓家小院。人们络绎不绝,手捧鲜花,在小平铜像前深深鞠躬。“很多上了年纪的游客,特别是经历过文革、恢复高考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人,拖家带口来这里,就是为了表达一份感恩之情。”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局长钱奇说。

  据新京报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省级纪念活动至少15个。

  网上的纪念同样具有声势。在邓小平纪念网,网友留言超过了40000条。

  多篇文章通过多种维度纪念邓小平,向总设计师致敬。

  《求是》杂志开辟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专栏。

  18日,人民日报刊发署名“金冲及”的文章《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什么是‘总设计师’?他对事业的兴衰成败起着怎样的作用?人们为什么把邓小平称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总设计师?”文章提出并以“从端正思想路线抓起”“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毫不动摇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五个章节做出了系统回答。

  文章称,“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正是邓小平一生梦寐以求的目标。”

  资料显示,金冲及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

  邓小平“92南巡讲话”深入人心,但“北方谈话”在改革史上也是浓墨重笔。18日,学习时报刊发署名“毛强”的文章《改革开放的序曲:邓小平北方谈话》,介绍说:邓小平北方谈话,指的是1978年9月13日至20日,邓小平在视察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唐山、天津等地所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谈话。

  作者认为,邓小平北方谈话既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良好的舆论准备,打下了思想基础,又为即将启动的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19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文章《邓小平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文章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对中国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一个完整思想体系,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今天的中国改革者加油

  改革依然需要拿出党性与血性,拿出勇气和魄力

  18日,以习近平为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

  “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为今后几年改革开好头”“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习近平的讲话多次强调“改革”。

  中央大力推进改革,媒体致力解读中央精神。“为改革加油”成为报章首屈一指的关键词。

  19日,新华网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重要改革措施推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国“真枪真刀”消除各种不公》一文。记者约请多名专家解读。专家认为,一些社会不公平问题多年积累,改革效果并不明显。18日中央改革两项制度的措施表明,正在以切实行动解决各领域的社会不公,真正落实“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承诺。

  为改革呐喊,为改革壮行,成为当下舆论主旋律。

  19日,人民日报刊发人民日报评论部系列文章《不改革死路一条——写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一》。提出: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改革依然是社会主义存在和赓续的方式、更新与完善的方式、发展与壮大的方式,依然需要拿出党性与血性,拿出勇气和魄力。

  19日,新华社播发新华社评论员文章《从改革中汲取奋进力量》(详见今日快报封2版)。

  同时对海内外播发长篇通讯《更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写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同日,由新华社制作的大型同题融合报道正式上线。报道以“更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为主题,分为“坚定改革信念肩负历史担当”“不断解放思想 全面推进改革”“执着追求梦想 脚踏实地奋斗”三个部分,通过穿越时空的对话和思考,充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高地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团结带领13亿人民,沿着小平同志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改革就是利益调整,问题是怎么调整,向哪个方向调整。从公平正义入手,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改革就会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这些改革措施触动少部分人的利益,引起不满,他们也不能逆大势而行。”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一部热剧

  一场泪奔

  一种激励

  一部电视剧,应和着当下国人最深沉的渴望

  纪念和加油的方式是多元的。

  这些天,人们正在被一部电视剧吸引,它的名字叫《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四川日报报道,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该剧,第1集、第2集中心城市平均收视率高达1.76%,份额4.76%,夺当日所有上星频道电视剧收视冠军。饰演邓小平的是演员马少骅,这位被一些网友评价为“不太像”邓小平的演员,最终通过出色的演绎,成为高光人物。

  人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在看什么?

  显然不只是电视剧。更看到了个体的命运沉浮,看到了国家的大势磅礴……而“家国”的情结最浓,因为,改革开放,让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紧紧“拴”在一起。

  很多观众直言不讳地表达了激动甚至“泪奔”之情。

  网络大V“@徐小平”发微博说:在跑步机上,看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好播恢复高考那一集,看得78级的我热泪滚滚,汗水混着泪水浸湿了T恤衫。邓小平力排众议恢复高考、废除限制人才的“单位批准”“家庭成分、海外关系”这些决策,是直接决定了千万人命运的伟大决策。

  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党委副书记、副总台长、总经理黄信在微信上说:描写伟人的影视作品能令人动容,殊不多见。非有所经历者,不能体会。1977年初冬,与表弟在知青点田头劳动,从高音喇叭里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放下农活就跑。就像剧中的田源,连饭都不吃就奔走相告。那一次,全公社就表兄弟俩考取了大学。感谢小平,在改变历史的同时,改变了无数普通人的命运!

  “如果没有邓小平,我们会怎样?”在网络上,这一问一开头,就有无数网友“接龙”。

  “@上海康康7”:作为一个79级的应届大学生,看该剧情不自禁流泪。我们不欠谁的,我们不需要感恩谁,但如果没有邓小平我们真的什么都不是。

  “@胡政尧的爸爸”对儿子说:如果没有恢复高考,你爸我怎么可能上大学?

  “@东西南北中哦”:如果没有邓小平力转乾坤,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没有国家富强,就没有老百姓幸福安康。

  “这部剧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影响,是因为邓小平主导确立的改革开放至今仍在推动中国发展的进程,这部剧讲的是影响全中国人的历史,大家都关注中国将要往哪走,这是热议的基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总编剧龙平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表述。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热播。无论温情细节,还是一些历史人物首次亮相,都是改革年代壮阔图景的真实再现。一部电视剧,拉开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序幕,也应和着当下国人最深沉的渴望:前方别无它途,唯有革故鼎新,才有光明前景。上下同心,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日报”的解读直指人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