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是每个家庭装修的必用品,大到门窗、橱柜和淋浴房,小到镜面、酒柜和茶几等,因其整洁平滑透光性好,在家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但是,上周六记者走访了赛虹桥周边几家建材城发现,玻璃市场普遍存在产品没有安全质量认证,普通玻璃冒充钢化玻璃,乱标名头漫天要价等现象。由于玻璃市场的混乱,给消费者一种“透而不明”的印象。 现代快报记者 陈勇民
乱象
1
玻璃家具销售随意性大
“我们店里销售的玻璃可以做隔断和吊顶,奥体一些高档楼盘的业主都用我这儿的玻璃。”在一家叫“雅靓”的玻璃建材专卖店内,销售人员热情地向记者推介产品。当记者对玻璃厚度不足4毫米,其安全性表示怀疑时,销售人员拍胸脯称,玻璃隔断和天花板吊顶都不用受压承重,薄一些反而轻便透光好,如果今后出了什么事故全由她负责。
在另一家玻璃店铺内,记者向一位自称是店老板的男子索要产品质量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男子哈哈大笑说,你不会是外星人吧?现在有谁不会用玻璃,又不是卖家电的,还要什么说明书?据了解,目前国家对家装中常用的平板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和着色玻璃等都有相应的强制性标准和安装使用说明。比如纯粹为采光而设置的一般落地玻璃分隔墙,应在距地面1.5至1.7米处的玻璃表面用装饰图案设置防撞标志;对于需接电源的玻璃装饰,还应注意防止漏电等等。
乱象
2
普通玻璃冒充钢化玻璃
前不久,家住河西光明城市的徐女士向快报记者反映,今年1月份她买了一张红豆杉木架配钢化玻璃台面的茶几,上个月钢化玻璃台面突然爆裂,出现两道大缝。她与商家交涉,对方认为是她家人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能赔偿。后来经行家看过,指出她家茶几根本不是钢化玻璃台面,而是普通玻璃。此时店家反而一口咬定当时出售的就是普通玻璃,由于徐女士提供的收据上品名标注仅是“茶几”两字,只能吃哑巴亏。
记者在长虹路那家徐女士选购茶几的店面暗访时看到,店家销售的全是带有玻璃的小家具,面积不大的店铺让餐桌、茶几、书柜、酒柜、音响柜挤得满满当当,行走只能侧身。记者佯装要一张钢化玻璃台面的餐桌,销售员指着拐角处一张桌子说,1600元包送货。“这桌面是不是钢化玻璃?”记者问道,“是的。”销售员回答得很肯定。当记者询问能否在收据或发票中写上“钢化玻璃餐桌”时,销售员很快改口称,那张是样品,你要的桌子得从广东调货,1个月才能送到。记者在“样品钢化玻璃餐桌”上找不到任何“CCC”标志,而销售员则表示不清楚什么是“3C”,他也从来没见过。
乱象
3
商家巧立名目哄抬价格
记者在几家玻璃建材专卖店发现,明明是普通平板玻璃磨个边,加印些花草什么的,就被商家标注为“雕花玻璃”“喷砂玻璃”“焗漆玻璃”等名头,哄抬价格。
一款喷刷了两枝马蹄莲的5毫米厚的玻璃,每平方米要价760元,而普通玻璃的价格每平方米最高也不会超出百元。一款号称是意大利米兰雕塑玻璃板,可以做电视背景墙,每平方米标出1800元,如果是特定规格和厚度,还要另外加收费用,复杂的图案再加收20%左右。南京一家地产品牌玻璃门的生意做得让人“耳目一新”,一樘门标价是550元,却不包括玻璃,玻璃的钱得另算,不足一平方米按照一平方米计费。这样一合计一扇玻璃门最少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