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现代快报的两则新闻,让笔者感慨良多。一则是,扬州一名12岁的男孩,因为没有按时完成暑期作业遭到妈妈责骂,4日上午离家出走;另一则是,在常州,同样是因为家庭作业,一位父亲生气地打了孩子屁股两下,孩子出门倒垃圾,就不见了。
当下,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教育孩子“不能骂不能打”似乎是“共识”。由此,笔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囧事:被父母打骂是常有的事儿,因为贪玩,经常被父亲提着杨树条找回来吃晚饭。那时我也没觉得怎样,从没动过离家出走的念头。可是,为啥现在的孩子受到父母一点点批评,或者小的体罚,就动辄离家出走呢?
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父母往往是百依百顺。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一旦遇到不顺,或是一点挫折,往往都无法适应。因此,笔者想,父母教育孩子除了避免简单粗暴之外,还需多一些“挫折教育”。一来,可以改变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二来,可以培养他们一种坚韧的性格,学会正确面对批评和逆境。 无锡读者 陶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