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生态铜山 宜居家园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8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铜山“汉王”
演绎别样风情的“小镇故事”

  “鸟语花香、青山环绕;风光迷人,生态优美;积淀厚重,名胜众多。”在徐州西郊的云龙湖畔,有一个风光秀丽的文化名镇,它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又融自然风光、古迹、民俗、建筑于一体,像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彰显出别样的风情,这就是被誉为“徐州后花园”的铜山汉王镇。

  为了展开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近年来,在铜山区汉王镇党委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汉王镇各村深入挖掘各自旅游特色,不断塑造自身“气质”,深化旅游内涵,打造旅游精品,发展了一大批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示范点。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生态产业,相继成为汉王镇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坚持生态发展、实现绿色“跨越”,汉王镇因此收获了众多名号:2010年,汉王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名镇”、全国“林业生态”文明镇;2011年,被江苏省农委评为“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作为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还曾夺取“全球生态500佳”提名奖。

  通讯员 张强 现代快报记者 李伟豪

  深化内涵

  打造旅游精品

  有着“花果园”之称的汉王村,是一个拥有5000多亩土地、6000多村民的村庄,堪称汉王镇打造精品旅游的典范。这里既有闻名遐迩的拔剑泉、三华山、群羊坡等自然风光,也有汉文化一条街、竹坡故里等人文美景,还有十里葡萄长萄廊、月亮湾农林生态园等农业观光园。

  风光旖旎的拔剑泉风景区包括拔剑泉、马扒泉、竹坡墓、竹坡故里主题公园等景点。近年来在汉王拔剑泉旁,又新建了古色古香的汉王水车景点。一大一小两个水车相互交错似情人依偎,又称情侣水车。车身饰以五彩霓红灯,以拔剑泉水为动力驱动水车转动,昼夜不息,营造出“流光溢彩”的景观效果。

  竹坡故里位于汉王拔剑泉西侧,紫金山东侧的缓坡上,依山傍水,占地五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包括皋鹤草堂、《金瓶梅》研究史馆、竹坡书院、牌坊及依据他评点的《金瓶梅》书中的场景,所建的西门府和后花园等。竹坡故里是徽派建筑风格,广布亭台楼阁,曲径修竹,凸显江南园林意境。

  文化一条街最能体现汉王特色,两边的建筑以流行的灰、白为主色调,翘檐、马头墙,既非徽派也非现代派,但大气庄重,配上设计新颖的门头,又充满现代商业气息,俨然已成为汉王的标志性建筑,吸引着八方来客前来观赏。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的人在紧张工作之余,怀有一种远离城市喧嚣、放松心情的渴望。”汉王镇党委书记潘公志说,“汉王就是要整合自己的区位、资源、生态、环境等优势,打造成一个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胜地,让游客感受迷人的自然风光,领略韵味悠长的文化意境,体验淳朴的农家生活,彻底的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乡村画卷

  优美的幸福家园

  鸟语花香、青山环绕,古树蓊蓊郁郁、拔剑泉水流汩汩、玉带湖波光粼粼、老龙潭清澈可见,加上一座座别具特色的民居毗连而座,无不让让游客沉醉其中。借助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汉王村将自己塑造成了闻名遐迩的观光休闲“世外桃园”。2010年,汉王村被徐州市评为农家乐项目专业村。旺季时每天接待游客量能达3万多人次。

  大型生态农业园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旅游业发展为“农家乐”项目带来滚滚财源,土地流转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汉王村人民迅速发家致富。数字显示,早在2011年的时候,汉王村人均收入就达到了1万多元,不少家庭达到了更高水平的小康标准。

  “以前街道没有路灯,一到晚上到处黑咕隆咚,商店也早早关门,没地方玩。现在到处清清爽爽、亮亮堂堂的,吃完晚饭跳跳舞,围着拔剑泉走走转转,心情特别舒畅。”村里68岁的王大妈说,“如今的汉王环境真是好,现在如同生活在画卷中。”

  成功的汉王人并没有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根据镇党委政府的规划,到2015年,要将生态旅游观光带建成铜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前沿高地,江苏省“集乡村旅游、温泉度假游、文化养生旅游”为特色的精品生态旅游区,逐步建成周边苏鲁豫皖四省七县区域旅游联动的核心节点。

  “仓廪足而知礼节”。富裕的汉王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和活动场所,村民通上了有线电视和宽带网,开展各种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村委会还经常召开村民大会,就全村的发展征求村民意见,致力于提供集中就业的平台、增收致富的平台。如今的汉王村,已然成为一个宜居、宜聚、宜游、宜商的幸福家园。

  生态强镇

  绿色引领的崛起

  8月的汉王镇,处处绿意盎然,走在镇村的街道上,扑面而来的是阵阵花香和清新的山水气息。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人居……汉王镇各村在深入挖掘各自旅游特色,不断塑造自身“气质”的基础上,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戏,处处演绎着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小镇故事”。

  近年来,汉王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基地不断涌现,形成了三个基地和五个园区规模,凸显设施菜、食用菌、优质果三大特色。而且汉王镇还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优势,重点扩大了食用菌、花卉、苗圃、优质果的种植。

  赵山园艺园面积突破1500亩,西沿70栋大棚果园区,汉王的月季种植园,园区面积突破3500亩。设施栽培面积9500亩,果品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花卉苗木4000亩,蔬菜复种2.2万亩 ,各类大棚近7000个。一个个数字,彰显着汉王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就与自豪。

  生态农业带来的不仅是农副产品的增收,更为汉王镇的观光旅游产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充满了生机的特色农业园,处处鸟语花香。据统计,每年来汉王观光旅游人员突破30万人次,汉王的十里葡萄长廊、纪庄的桃园、东沿的石榴园、紫金山的梨园等让游人留恋忘返。

  汉王特色农业,正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汉王还给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注册了品牌,像汉王牌果品、一顶红胡萝卜和顶针牌金针菇都远近闻名,深受都市人的喜爱。到如今,汉王已经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无公害面积达2万亩。

  励精图治

  荒山上打造出奇迹

  在汉王打造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一个景观综合体不得不提——那就是汉王镇纳帕溪谷景区。这个荒山上打造出来的景观区,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已成为城镇居民首选的游玩地。

  据介绍,“纳帕溪谷—汉王生态园”—期建设1300亩,以整治荒山丘陵为宗旨,汉王人励精图治,坚持不懈,对这片荒山进行改造复绿,山地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全面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了山地景观、水库、河道、区内道路、供电设施、活动中心、温泉度假、商务会所的建设。

  利用具有多变的山坡地形和山谷等,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加之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布局上以林、果、菜、花相结合,实现以生态农业功能为主,兼有休闲观光、文化娱乐、旅游度假、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综合性的游览区,最终形成了“可游、可览、可摘、可居”的复合生态群体。

  “旅游项目重头戏,二、三产业齐发展,二年起好步,三年大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企、一村一景的良好局面。”汉王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汉王将坚持打好旅游牌,抓住大项目,抓好龙头企业,形成集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和工业项目建设互动互助的良好局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