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提要:“多难兴邦”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国家和民众拿出最大的智慧与勇气,应对猝然到来的灾难,抚慰在流离失所中悲伤的人心。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由于人口密集等因素,此次地震已造成惨重伤亡。令人欣慰的是,鲁甸地震救援显示出及时、高效、科学的分量(详见今日快报封6版)。从汶川到芦山,再到鲁甸,一次次大灾从没有击倒我们,于细节之中,公众见识到国家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应对更积极,应急更迅速。
地震发生后仅仅10分钟,第14集团军地震应急救援队115名官兵就携带生命探测仪、照明和挖掘等应急救援装备紧急驰援灾区。截至3日21时,成都军区共出动2500余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
“10分钟速度”是一种必须。“10分钟速度”是一个缩影。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灾害应急II级响应,4日早上又将响应等级提升为Ⅰ级;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云南省减灾委、民政厅启动Ⅱ级救灾应急响应;昭通市第一时间成立鲁甸“8·03”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根据灾情立即安排向鲁甸地震灾区调拨2000床棉被、2000件夹克衫和200顶帐篷支援灾区……
各方积极主动,投入“重兵”,各司其职,而不是互相观望,这是决定救灾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
中央高度重视,是各个环节应急加速的原动力。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立即作出重要指示。4日,李克强总理来到云南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
其次,救援更专业,联动更有序。大灾呼唤专业救援、科学救援。
此次救援,武警部队更是首次运用四旋翼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抗震救灾。
而新华社记者在中国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看到,房间正中的大屏幕分成几个区域,显示出中国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后方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场景,震区地形地貌图、昭通市全部建筑结构比例图、震区历史上发生过地震的烈度图、对这次地震范围的预评估图等图片图表一目了然。通过视频通话,前方的情况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指挥中心,经过相关专家分析研判,一道道指令传递到救援第一线……
这种硬件上的升级,显示出地震救援在机制上、组织上的巨大进步。硬件是为生命救援服务的,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奋战黄金72小时,需要更快更好更有效率。中国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所展现出“全景式”系统,无疑是近年来地震救援在技术、理念上的最高峰。
此外,有别于以往民间救援志愿者集中涌入灾区的状况,此次鲁甸地震救灾,民间力量的进入,少了喧哗,多了“有序”。鲁甸统一招募志愿者,“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进入灾区”成为“明规则”。
再次,反应更理性,谣言更“遥远”。这次地震发生后,社会上反应更为理性。在微博平台和诸多网络社区,“心牵灾区”成为主流,对政府组织的救援予以点赞、鼓励成为主流,为逝者默哀、对生者“打气”,更成为一种自觉。
特别是,这次地震发生后,谣言比之以往少了许多,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而辟谣也更迅疾更有力。针对3日网上有关云南鲁甸火德红镇红石崖“由于垮山堵住江,所有房子被淹,无人到达现场救援”的传闻,火德红镇党委书记臧尔方4日凌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存在无人到达现场救援的情况,目前已经安全转移群众1500余人。
这样的及时回应,令信息更对称、真相更“强大”。
历经多次灾难磨炼,中国的应急机制正走向成熟。各级政府对救灾更加重视,对困难的考虑也更周全。交通运输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以最快速度抢通灾区公路,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了生命线的畅通,这是一大亮点。
“多难兴邦”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国家和民众拿出最大的智慧与勇气,应对猝然到来的灾难,抚慰在流离失所中悲伤的人心。无疑,此次鲁甸地震救援,凸现了这样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