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0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江苏邳州土地管理实现“三级跳”
  复垦地上种花生,农民张言增今年增收两万元

  从“土地执法重点管理县”到“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市”

  7月18日,江苏邳州市车辐山镇车前村张言增开始收地里的花生,这一季他的保守收入近两万元。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几年前还是坑洼不平,没有任何水渠沟道的工矿废弃地。经过复垦,这里成为每年帮助农民增收150万元的沃土。

  工矿废弃地复垦、万顷良田工程、小产权房整治,通过对耕保优先原则的坚定,政策导向的明确以及土地执法的严控,邳州土地管理工作正在实现质的变化,从4年前的“土地执法重点管理县”的违法用地大户,转变成如今的全省土地执法模范市。邳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邵晓旭说,“这得益于我们坚持耕保优先,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

  通讯员 丁庆飞 孔令益

  万顷良田 1600多户农民住新房

  

  在新河镇新康花园小区,64岁的伏立钟看着刚刚装修好的新房,拿着抹布不停地擦拭着衣柜。伏立钟是该镇陈滩村人,在村里只有三间瓦房。随着该镇万顷良田工程的启动,伏立钟的居住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我们村被整体搬迁到小区里,我和儿子一人分了一套房子,每套100多平米,除了用原来的房屋抵扣外,拿出不到十万元钱。”伏立钟说,这两套住房让他们从农村人摇身变成城里人,“小区就在镇区,生活、交通都十分方便。”

  据邳州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岳瑞介绍,如今新康花园小区已有900户村民住上新房,后续建设工程仍在推进。“规划建设2266套安置房,户型分为70、100、125平米和60平米的老年房。”新康花园将用来安置包括朱庄、陈滩、栗沟、杨楼等8个行政村1660户村民。

  张岳瑞介绍,万顷良田工程预计总投资约4.75亿元,其中安置房建设约3.7亿元,土地复垦约4000万元。项目实施后将增加农用地面积2412亩,建成2万亩高标准良田。

  

  废地变宝地 农民增收新途径

  

  车辐山镇车前村,张言增顶着中午的太阳,在地里收花生。这一季他将进账近两万元,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些钱几乎是以往全年的收入。

  张言增所承包的20亩土地用工矿废弃地复垦而成,在该镇已完成复垦的工矿废弃地有700亩之多,镇长刘建介绍,这700亩新增土地可以为农民每年实现150万元的增收。目前,四期工程即将开工,214亩废弃地将于今年11月份完成复垦。

  邳州是徐州市乃至江苏省最早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的地区,全市废弃地总面积达3.4万亩,居徐州首位。从2011年开始,邳州市国土资源局就积极建言市委、市政府,率先展开工矿废弃地复垦。截至到目前,邳州财政累计投入近12亿元,每亩地最高投资费用5-6万元。在工矿废弃地项目选择上,邳州市制定了全市中、长期复垦规划,其中2012年至2014年实施总面积约6900亩。

  邳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邵晓旭表示,工矿废弃地复垦至少有四大好处,变废地为宝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成本相对较低。

  

  坚持耕地红线 倒逼节约用地

  

  从万顷良田工程到工矿废弃地复垦,邳州市国土资源局一直坚持“耕保优先”原则。邵晓旭说,“耕保优先”原则的核心就是通过依法用地筑牢发展底线。“只有依法用地才能守住耕地红线,只有坚持耕地红线,才能倒逼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2011年2月,邳州市委市政府还出台《关于全市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奖励办法》,要求新办工业项目原则上一律落户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鼓励新办工业项目、技改和增资扩股项目建设多层厂房,把盘活存量土地、开展增减挂钩、节约集约用地一并纳入评分体系,对各镇政府进行考评。

  明确的政策导向,抓铁留痕般的土地执法环境,让各乡镇放弃占用耕地谋发展的既有途径,开始加速向集约用地转型。从2010年以来,邳州市的土地管理工作一年一大步:2010年摘掉江苏省土地执法重点管理县的帽子;2011年成为江苏省土地执法先进市;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成功创建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市。

  邵晓旭说,几年来,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邳州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耕地总量连续保持动态平衡,建设用地空间的拓展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邳州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的强劲动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