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8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7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国医楷模”丁泽民传奇一生落幕
  丁老先生和4个儿子在他的铜像前合影 资料图片

  他是中医肛肠学泰斗,全家15人有13人从医,4个儿子都是“丁院长”

  7月9日晚,我国著名肛肠专家丁泽民因病去世,享年95岁。丁泽民一生充满传奇,他作为江南“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被誉为“国医楷模”;他是现存历史最久的中医家学的传人,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更令人称奇的是,丁泽民全家15口人,有13人从医,其中,4个儿子均担任或曾担任医院院长级别职务,4个儿媳均为医生,成为新中国医疗史上极为罕见的“丁氏世家”。现代快报记者 刘峻

  花了一袋子米开出诊所

  1919年8月,丁泽民出生于江苏江都嘶马镇(现为大桥镇),父亲丁辅廷是当地名医,尤其擅长外科。16岁的时候,丁泽民正式随父行医,后来到名头很响的“两淮官医”朱霞林门下继续深造。1943年,丁泽民夫妇带着出生不久的长子丁义山,到了扬州。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丁泽民来到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他花了一袋米,在建邺路的一条小巷子里租了间低矮的平房,开设了丁氏痔科诊所,这便是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的最早雏形。

  无偿捐献全部“秘方”

  1956年,南京作为曾经的民国首都,名医大家甚多。南京市政府集中了这批名老中医,成立了南京市中医院,丁泽民也在列。

  此时,丁泽民已经研制了几十种专科制剂,他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创建了南京市中医院痔科。

  医院成立之初,痔科只有10余张病床,四五个医务人员,而肛肠病作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往往等候的病人非常多,丁泽民有时得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农忙的时候,甚至就在房子外面搭一个草棚给病人看病。

  1975年11月,“文革”尚未过去,在当时那种压抑的情况下,邀请专家、学者参加全国性业务探讨会,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丁泽民就办成了,他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肛肠学术交流研讨会。

  在丁泽民等人的努力下,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不断壮大,如今已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的国家重点临床专科。

  86岁还坚持上门诊

  虽然已成肛肠界的学术泰斗,丁泽民直到86岁还坚持每周上一次专家门诊。即使后来不上门诊了,他还经常到门诊转一转。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丁曙晴博士现在是“丁氏痔科”第十代传人。“爷爷的好朋友很多都已经不在了。他常常回忆他年轻时对病人的感情,对病人好,病人能记他一辈子。”丁曙晴说,爷爷总是嘱咐,当医生,首先要从做人开始。

  丁老生前对每例手术、每位病人都精益求精。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王业皇说,曾有一名患者术后要换药,别的医生换药时,他总疼得大汗淋漓。每逢丁老给他换药,他却从不出声。后来才得知,其他医生换药,用镊子夹着棉球清理伤口,而丁老自制了各种规格的细棉签,以适应不同创面和伤口,“丁老宁愿自己多麻烦一点,也要减轻患者的痛苦,这就是我们所要坚持的。”

  金陵医学第一家

  15口之家

  13人从医

  7人继承祖业

  丁家在江苏享有“金陵医学第一家”的美誉。丁泽民的4个儿子,都担任过院长级别职务。老大丁义山,开办了南京丁义山肛肠专科医院,现任该院院长;老二丁义江,是著名肛肠病专家,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全国肛肠医疗中心主任;老三丁义涛,是著名肝胆外科专家,现任南京市鼓楼医院院长;老四丁义林,从事小儿心胸外科多年,曾为南京市口腔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丁门四杰”的妻子也都从医,在不同医院担任骨干医生。15口之家,从医的共13位,其中,继承祖业从事肛肠科医术的就有7人。

  这么庞大的医学家族,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的。如今“丁氏痔科”的第九、十代传人也担起了中医肛肠事业发展的重任。“丁氏痔科”也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