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3版:行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6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地灵人杰

  文/高欢

  这地方古称金陵,传说古代有个大王,这大王是两千多年前的楚威王,到“南京”考察,当时不叫“南京”,也不叫“金陵”,叫什么不知道,或只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蛮荒之地。它的山脉江河虎踞龙盘,让大王看了震撼——此乃帝王之气!为了安国安心,大王就铸了些金人在东西南北各方位埋了坐镇。以后,这有帝王之气的虎踞龙盘之地就叫“金陵”了。除了明朝的燕王朱棣夺位迁都去了他北方的封地,从此两千年来埋葬了十个短暂的王朝。地灵就有人杰,王朝是短暂的,但这南北的碰撞在文化上的成就却是划时代的,特别是东晋南朝,“竹林七贤”“江左风流”,它的文化思想延续至今。

  斗转星移,多少楼台烟雨中。上世纪70年代末,史无前例的划时代一来一去,在这一来一去的变迁中,江苏省国画院陆续招了十二个来自“工农兵”的学员,当然他们都是城里人,绘画基础参差不齐,却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常进、刘丹、余晓星、徐世豪、黄晓勤是来自农村的知青,沈勤、胡宁娜、王飞飞是来自集体的小工厂,喻慧、汤知辛从部队复员,石迎晓命好高中应届毕业,命最好的是徐乐乐,她一样不落,当广大革命小将下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时候,她却上了当初叫做“江苏革命文艺学校”的南艺,工农兵学员。毕了业,又下农村补课,入党,镀了厚厚的一层赤金,挂着大专的腰牌也来自农村。这是唯一有着大专文凭的学员,似乎画院的学员班也升了级——“研究生班”。画院领导亚明先生尝试一种新的方式让他们习画,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严格的课程,他们按各自的兴趣涂涂抹抹,临习古画,写生观摩,游山观水,行万里路去敦煌朝圣。每月还发饷银,饷银与工厂的徒工相等。画院环境一流,在既富又贵的原国民政府总统府里的西花园“桐荫馆”,那是改革开放之初,艺术家嘛,又是年轻的,标新立异奇装异服长头发喇叭裤,在政府的大院里来回穿梭,这西方无产阶级的扮相却招来了东方无产阶级的吼声!

  那个年代,他们领着同大众一样的低工资,却享受着与大众不同的精神抚慰。这金陵的地气、江南灵秀的水土、魏晋的遗风,似乎是深度记忆的苏醒,温故而知新,审视千年的文化和当今的现代文明。他们为艺术为自己,眼、手、心、笔地画着,思索着,“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南京这块地面上,似乎出不来举大旗的领军人物,这里的艺术家们上有千古之清思,腕下具纵横万里之才情,个个都是“帝王”,曾有人杰匹夫想揭竿,心念刚起雄心瞬间就被灭了,还不如历史上那些短暂的君王。有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滋润着,画家们常有小聚,品茗、清谈,不急不忙,气氛轻松而快乐。他们的画作各是各的格,“和而不同”成了金陵画家们的特点,有评论说“南京画家,个人大于整体”,这是个多么好的称赞啊!

  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三十年了,弹指一挥间,迎来了又一个划时代的新千年。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微薄的工资、默默地耕耘,如今换来如此丰厚的回报。他们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并捧回了各种奖项,被国家、世界各种机构及个人所收藏。这些荣誉、奖项倒是个意外的惊喜,用句古人的话: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他们将审时度势面对未来的人生,还本着那颗明亮的心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