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现代快报呼吁了11年的侵华日军南京利济巷慰安所变身市级文保单位。当年,南京是日本侵华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所在地,驻防日军众多,曾是日本当局慰安所与慰安妇数量比较多的一个城市,不过现在很多慰安所旧址连痕迹都没了,南京主城区只剩下4处,这个消息经现代快报披露后,很多读者和专家打来电话呼吁:那些已消失的旧址也应该进行调查,掌握它们的相关历史,并在原有的位置立“标志碑”,让大家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现状堪忧
南京40多处慰安所
绝大多数都被拆了
南京大屠杀研究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透露,除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临时的慰安所无法统计外,8年抗战中,南京共有40多处慰安所。
这些慰安所是怎么找出来的?经盛鸿称,主要有两种方式:在档案馆找,或通过幸存者的回忆,实地探访。他说,这项工作非常艰苦,要泡在档案馆里仔细寻找考证。在南京市档案馆中,保存着1938年出版的《南京指南》,这本专门为日本人服务的小册子中,就记载了9家慰安所,并列出了具体位置。“再比如,在上海市档案馆,我查到了1938年8月伪‘维新政府’的机关报《南京新报》,连续多日刊登整版广告:大优惠皇军——人民慰安所、倚红阁妓院、广寒宫妓院。”
经盛鸿称,由于南京是日本侵华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所在地,驻防日军众多,因而成为日本当局慰安所与慰安妇数量比较多的一个城市,主要集中在南京4个地区:城南从夫子庙到大行宫一带;城北下关一带、城中部地区、城外郊区。
记者探访
惠安巷
慰安所旧址
在南京的电子地图上,已经找不到惠安巷这个地名。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首先来到商埠街。这条不足百米的小巷,隐藏在郑和中路西侧的一片拆迁区域内。老旧的民房已拆得所剩不多。路边一位八旬老人说,自己从小在商埠街对面长大。印象中,这条街上曾驻扎着侵华日军的宪兵队,还养着大狼狗。不过,地址被标注为惠安巷13号的慰安所,他并不清楚。倒是附近公共路上的几名住户说,建宁路天妃宫西侧,一片已经夷为平地的空地,好像曾有慰安所的老房子。
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记者来到建宁路江边加油站对面的那块空地上。尽管还有几幢居民楼没拆,但里面的住户早已不是原来的主人,“没听说过这里是慰安所啊。”
尽管连具体位置都已难以确认,但现有的资料显示,这处慰安所为一幢3层木质结构楼房,房主原是一位黄姓富人。1939年初,此楼被日军占用,开办慰安所。
铁路桥
慰安所旧址
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刘聚才的老人曾介绍:1938年他伯伯在下关米市街(后改名为惠民桥北)口开一家旅馆,紧靠惠民河,与铁路桥相邻。在旅馆斜对面有一处约三十间的平房,就是日军的慰安所。这处同处城北的慰安所旧址,现代快报记者找寻了几圈也没找着。
如今,“下关石梁柱大街85号”这个地名,即便一些老下关人也说不清楚。有人称,这里曾是惠民桥市场,现在已经被拆除,周边用围墙围着,以前是不是慰安所不清楚。但是,也有人直接否认,“从没听说这儿以前是慰安所。”
有资料显示,当年这处慰安所约有30间平房,像一家旅馆,里面的慰安妇有30多个。它的老板是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人,管理相当严格。和“花月楼慰安所”一样,这里的慰安妇们都被用号码取代名字,来慰安所的必须拿钱买票后才能选择号头进去。当年还有穿白大褂的医生来为她们打针,但是不准她们出去检查。
安乐酒店
慰安所旧址
位于太平南路的太平商场对面,一片空旷的建筑工地内,遍布着板房、泥浆车和打桩机。江苏饭店的老楼已经全部拆掉,原址东南侧的巷子中正建新大楼。江苏饭店一名员工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也是这家饭店的员工,他曾说,这里原来叫安乐酒店,后来才改为现在的名字。
原安乐酒店有一幢两层的民国建筑,改名后继续沿用,作为酒店的客房使用,大家习惯叫它5号楼。“那边拆得早了,在保护民国建筑之风兴起之前就全被扒掉了。”2007年,江苏饭店拆迁,5号楼被拆掉。不过,这名员工表示,自己没听说过那幢民国建筑,是否为安乐酒店慰安所旧址。
尽管这处慰安所早已被拆除,但历史上它可谓臭名昭著。这处位于繁华太平南路上的场所,公开名为“日本军官俱乐部”,由日军军部主办。这里除了供中上级军官吃喝外,还有来自日本、朝鲜和中国的慰安妇,为他们提供服务。
当年南京地区慰安所
不完全名单
慰安所主要集中在南京4个地区
1.城南夫子庙到大行宫一带
安乐酒店慰安所、松下富贵楼慰安所、青南楼慰安所、东云慰安所、故乡楼慰安所、吾妻楼慰安所、浪花楼慰安所、 筑紫屋军食堂、 朝日屋军食堂、大华楼慰安所等
2.城北下关一带
华月楼慰安所、铁路桥慰安所、圣安里A所慰安所、圣安里B所慰安所、鹤见慰安所、东幸升楼慰安所、煤炭港慰安所、大垣馆军慰安所等
3.城中部地区
鼓楼饭店中部慰安所、傅厚岗慰安所、 珠江饭店慰安所、利民慰安所、梦乡慰安所、满月慰安所、菊花水馆慰安所、共乐馆慰安所、皇军慰安所等
4.城外郊区
昭和楼慰安所
日支馆料理店兼慰安所
一二三楼慰安所
江浦慰安所
汤山慰安所
……
专家呼吁
为已消失的慰安所立个标志碑,记住历史
“上世纪90年代,我曾经到南京,对南京的慰安所旧址进行调查。当时调查发现,夫子庙、大行宫、下关都有慰安所旧址,但如今,绝大多数慰安所旧址都已经被拆除,难觅痕迹。”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说,从巩固历史记忆的角度看,对分布于中国多地的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的保护,亟待得到更充分的重视,其对后人的警示价值,可以进一步发挥正能量。
苏智良表示,那些慰安所旧址尽管已经消失了,但还是可以通过立碑的方式铭记历史。“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可以把南京所有慰安所旧址,包括现有的、已消失的,都进行调查,掌握它们的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在现在的位置上立标志碑。就好像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不断加强保护、引导民众参观和反思一样,中国对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的保护及对其警示价值的挖掘,将有助于与世界人民一道牢记历史、珍惜和平,捍卫人类尊严,以防止此类反人类的行为在今后重演。”
对此,南京专家也非常认同,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导、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副所长张生教授称,慰安妇,是对妇女弱势群体的一种犯罪,是反人类罪行,特别容易引起全世界共鸣,“挖掘这方面史料,保存遗迹,对暴露侵华日军反人类罪行很有作用。”他表示,有关部门应当吸取过去的教训和经验,寄赋历史内涵的建筑要妥善保护,“南京保存了一部分慰安所遗迹,它们不仅仅属于南京,而属于全人类;对于已经消失的慰安所,也可以选择在当年旧址的地方竖碑记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