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6版:区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6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政府人才也能“特别定制”
扬大首届“张家港班”毕业啦
会搞科研也能下田插秧,这39名毕业生将赴张家港基层工作
  学生们2011年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时的合影 通讯员供图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大学里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不过,以城市名称命名的班级,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昨天,扬州大学为首届农村专业人才定向委培班“张家港班”举办了特殊的毕业典礼,该班39名学生正式毕业。他们将分赴张家港市各村镇、社区等,参与一线工作。而在今后9年,每年这个班还将有30名左右的学生从扬州大学毕业。通讯员 陈森青 现代快报记者 宋体佳

  据了解,扬州大学首届“张家港班”共有39名学生。早在4年前,他们通过高考统招被扬州大学从张家港市定向招生入学。因为这个班级是为张家港市定向委培的,所以也被称为“张家港班”。就在昨天,这些学生正式毕业了。

  “2010年4月,扬州大学与苏州张家港市签订了合作定向培养本科生协议书,计划用10年时间,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为张家港市培养300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本科生。”该校农学院院长刘巧泉介绍,协议规定培养对象为报考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志愿从事基层农业工作的张家港籍学生,考生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由扬州大学按招生政策择优录取,组建“张家港班”,规定学制内的学费由张家港市财政予以全额资助。此外,今年5月初,学校与苏州常熟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定向培养基层农业农村人才协议。

  既然是特别定制的专业,那么,这些学生在学校里都学些什么呢?“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农学院副院长陆建飞介绍。

  回忆起大学的点滴,班级中有“学霸”之称的姜玲玲感触颇深,她向记者透露,大学4年,除了像其他专业的学生那样参加理论课学习外,每年农忙季节,都要下田实践,还要下田插秧,常让她腰酸背痛。

  据了解,4年来,该班7名学生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多人辅修第二专业。

  工作怎么分配

  按照协议,“张家港班”的学生毕业后,将分赴张家港市各村镇、社区等基层一线。“成立了工作小组,对学生大学四年各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评分。”张家港市农委徐江主任说。据了解,班级39名同学中,排名前十的学生根据排名,从高到低有限选择张家港市各区镇提供的岗位。其他毕业生则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填写就业意愿。

  他们的待遇如何

  待遇也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这一批“特殊人才”工资多少?能享受哪些政策?实际上,这些问题早就有了明确规定。根据《2014年扬州大学农学院“张家港班”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张家港班”毕业生工作后由各区镇统一管理,人员经费由区镇负责解决,工资待遇参照所在村(社区)主任助理或社长助理,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