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侵华日军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终于升级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这座曾经见证一段血泪史的建筑,命运多舛,11年前差点遭遇灭顶之灾,大大的“拆”字写在墙上。多年来,现代快报一直关注它的生存状况,为它奔走呼吁。经过媒体和南京市相关部门的努力,这处L型建筑终于迎来命运的转折。接下来,这里将立上文物保护标志碑,划好保护范围。未来,这里可能会成为慰安妇史料陈列馆。
而南京大屠杀研究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表示,南京主城现存的另外3处慰安所旧址今年也拟“打包”申请市级文保。
南京还有没有慰安所旧址?你有没有关于慰安妇历史的资料?如果你知情,欢迎拨打现代快报96060联系我们。
实习生 徐萌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付瑞利 毛丽萍
南京这处慰安所旧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处经过当年的慰安妇指认的慰安所旧址,承载了一段苦难的历史,列入文保单位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慰安妇”是侵华日军当年在中国留下的惨痛一页,保护慰安所旧址,事实上就是让其成为一个镜鉴,不断提示后人、警示后人: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苏智良教授
现代快报11年奔走呼吁,终于等到它成为市保
2003年11月
朴永心到南京
指认慰安所
2003年11月19日,82岁的朝鲜慰安妇朴永心来到南京。现代快报记者把老人带到利济巷2号慰安所旧址,进行现场指认,并独家报道此事。此后,记者陪同朴永心老人到云南继续求证。连续10天,快报每天拿出大量版面报道此事。
2004年5月
老建筑面临拆迁
快报呼吁留住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命运曲折。2003年,这里的土地被纳入南京市当年的土地储备计划,“拆”字写上墙。
2004年4月,南京召开了利济巷2号拆迁论证会,随后开始拆迁。5月份,以现代快报为代表的南京各都市报对此提出异议,大声呼吁留住这处遗址。
2004年6月
南京宣布
暂停拆迁
在现代快报等媒体持续的呼吁下,2004年6月8日,南京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暂停拆迁”,将在核清史实后再确定保护办法。
当时,面积4800余平方米的利济巷2号价值不菲,地价约12000元每平方米。也就是说,政府放弃出让这块地,损失近6000万元。
2005年3月
专家呼吁
建立“慰安妇”
纪念馆
虽然“暂停拆迁”,这处旧址的命运还是引人关注。2005年3月,在现代快报的关注下,苏沪两地专家开始筹备南京慰安所遗址联合考察,并呼吁尽快建立“慰安妇”纪念馆。
2008年2月
旧址突然失火
揪住众人的心
2008年春节期间,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失火了,再次把人们的目光投向这里。专家们表示很震惊,呼吁不能毁掉这个活证据。有关部门随后出面,表示正在制定保护方案。
2012年12月
好消息终于传来
这里将建博物馆
2012年12月,好消息终于传来。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的团队进驻这里进行测绘。汪永平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这里将被保护起来,并作为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2013年11月
立项保护不理想
旧址成了垃圾场
时隔1年左右,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利济巷旧址虽然进行了立项保护,但垃圾遍地的现状不容乐观。现代快报的报道,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2014年3月
终于等到说法
旧址即将入文保
多年等待终于有了说法。3月12日下午,一场决定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命运的听证会召开。会上,南京文物部门负责人明确表态,肯定要把旧址纳入市级文保单位。
2014年6月
正式成为
文保单位
南京市把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南京市第一次拥有慰安所旧址类的文保单位。
进展
有望建成“慰安妇史料陈列馆”
交给江东门纪念馆代管
成为市级文保后,规划方案要修正
有望建成“慰安妇史料陈列馆”
交给江东门纪念馆代管
成为市级文保后,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命运将彻底改变。
据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吴靖透露,根据《文物保护法》,接下来,他们将为这处旧址制作文物保护碑。同时,他们将联合规划部门,对利济巷慰安所旧址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它的走向、道路交通状况,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这处慰安所旧址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之前,专家们做的规划方案都是在它没有晋级前做的,如今身份提高了,方案需要论证并修正。
“现在呼声最高的,是把它建成慰安妇史料陈列馆,我们也希望它能建成博物馆,让人们牢记历史。”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利济巷慰安所旧址的方案还将进一步认证中,未来,它可能交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代管,形成东西呼应。
南京另外3处慰安所旧址也将“打包”申请市保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再次探访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如果没有墙上那块印着“太平南路控制保护建筑利济巷慰安所”字样的牌子,很难会有人相信,这里刚被正式认定为南京市级文保单位,并打包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昨天在现场,记者发现,市级文保的牌子还没有挂起来。
作为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慰安所旧址,这些建筑的状况堪忧。通往院子的出入口已被水泥墙挡住,临街一楼的所有窗户也都封死。绕道其东侧的一处停车场,才能近距离观察它们:外皮脱落裸露出里面的墙砖,仅存的窗户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有些窗框也散了架。
“2006年,我来这里(停车场)上班,才听说这几幢房子以前是慰安所,不能拆。”收费员小王说,虽然自己是南京人,但之前并不清楚它们的历史。2008年春节期间,房子突然起火,来来往往几拨记者,才让他感觉到这些房子的不平常。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表示,南京是当时日本当局实施“慰安妇”制度最完善、“慰安所”与“慰安妇”数量较多的地区。
经盛鸿透露,除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临时的慰安所无法统计,8年抗战中,南京共有40多家慰安所,目前尚存的已经屈指可数,主城仅剩4处。除了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包括利济巷18号)外,还有文昌巷19号白菜园的青南楼慰安所旧址、四条巷树德里浪花楼慰安所旧址、细柳巷福安里松下富贵楼慰安所旧址。目前,这些地方均处于失保状态。
保护好慰安所旧址就是保护一段历史,经盛鸿称,他将联合其他学者行动起来,把主城仅存的几家打包也申请市级文保,“年内就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南京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根据相关条例,公民可以提出文物的申报,接到申报后,他们将召开专家论证会,看专家们的意见如何,决定是否通过。
“这个月底,南京市将公布第三批全国文物普查名单,如果另外三处慰安所旧址都在普查名单中,它们最快这个月就会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之后,可以根据历史价值,晋级为第五批市级文保。”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昌巷慰安所旧址
年久失修
里面仍有人住
在距离利济巷不远的文昌巷19号白菜园大院,一条狭窄的小道走到头,几幢红砖坡顶小楼呈现在眼前。这里也曾是侵华日军慰安所旧址,名叫“青南楼慰安所”或“菊水楼慰安所”。和利济巷慰安所的破烂不堪、无法居住不同,这些房子里仍有人生活。不过,他们大多数是外来租户,对小楼的历史了解不多。
穿过潮湿阴暗的走道,记者来到86岁的住户黄老太太家中。她说,60多年前,自己跟随在电力公司工作的丈夫,住到这处单位分配的房子里。在她的印象中,当时房内虽然比较脏乱,但在那个年代,建造水平还算不错。可如今,由于年久失修,里面又潮又暗,很不适合居住。
浪花楼慰安所旧址
养护相对到位
青砖“暴露”沧桑
昨天,在四条巷一片六七层高的居民楼群中,记者还找到了三幢建造风格迥异的两层坡顶小楼。有专家曾考证,这里是树德里浪花楼慰安所旧址。小楼内一位居民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们一家跟着父亲搬到这里住。
因为养护到位,从表面看,这三幢房子的状况良好,青灰色的外墙,加上白色的玻璃窗,显得这些小楼并不比周边居民楼老旧。只是一片破损墙皮下的青砖,“暴露”了它的历史。
周边新搬来的居民说,如果不是听说,还真想不到这几幢楼还有着这样的历史。
福安里慰安所旧址
两幢房子都是历史
房主无力大修
在秦淮区常府街与长白街交界处,繁华马路旁,一处名为细柳巷福安里的小巷内,耸立着两排单层砖木结构的建筑。
84岁的老南京李邦贤,站在自家的这一大片房子前,正与侄子聊天。1931年,李邦贤的父亲在这里盖了这些房子出租挣钱,哪承想6年后,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李家的房产被强占,随后改建成慰安所,取名“松下富贵楼慰安所”。
前几年,街道拓宽有的房子被拆了,留下的这两幢房子当时也险些被拆,幸好外界力量呼吁,才将其保护下来。李邦贤表示,自己既要留下上一辈传下来的家产,更想让这两幢有着特殊背景的房子,得到其应该有的处置,“千万不能像利济巷的房子那样,等损坏了再想着保护,那就晚了。”
新闻链接
当年侵华日军为什么
在南京大规模建慰安所?
侵华日军为什么会在南京建立这么多的慰安所?经盛鸿称,主要是日“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担心性病在日军中流行,在1937年12月11日向正在疯狂进攻南京的日军各部下达《方面军关于慰安设施的实施意见》。
经盛鸿介绍,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了南京。日军在南京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且在短短时间内强奸中国妇女达2万多人次,甚至更多。日军当局为防止性病在日军中流行,迅速着手在南京筹建慰安所:一方面致电日本国内,要求尽快征集日本“慰安妇”运往南京;另一方面拨出巨款邀请上海的日侨“方便屋”老板出面,到南京举办“民间慰安所”; 同时密令所辖各部先自行设立各种形式的临时“慰安所”。
不过,日军当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由于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多日大规模、无约束、无节制的奸淫活动,造成了性病迅速流行。经盛鸿称,在1938年初,谷寿夫第6师团的随军军医便发现性病已在该师团中蔓延开来。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闻报,当即命令组织医官至所辖各部队分别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令日军上层更是震惊,在多支部队均发现各种性病如瘟疫一样迅速扩展。”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松井石根不仅担心国际舆论的谴责,更为忧虑军队秩序的破坏与战斗力的严重削弱,决定加速在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在日本军政当局的主持与支持下,“慰安妇”制度迅速在南京建立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