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的杰出代表,常熟白茆山歌传唱至今。昨晚,第三届白茆山歌艺术节在常熟古里镇唱响,上千人齐聚会场,再现当年“千人唱歌万人和”的盛况。然而,不少专家对山歌活动越来越少的现状也表示担忧。何洁
昨晚再现“千人对山歌”
昨晚7点,白茆中学的操场上聚集了上千名市民,他们是来听白茆山歌的。当晚,古里镇7个方阵420名山歌手参加演出。据了解,白茆山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500多年前,一支良渚文化部族从北方迁徙定居在白茆的坞坵村,即如今的坞坵山位置。上世纪50年代,白茆塘两岸曾多次举办万人山歌对唱会。
老一代歌手如此讲述白茆山歌会的情形。在宽阔的白茆塘畔,成群的歌手摇着木船聚集起来,靠着河的两岸自然分成两个阵营,忘情地对歌。南乡和北乡都试图用生动有趣的即兴山歌压过对方,结果河道完全被听众塞满,根本不能行船。“山歌还是耐听的,不过会唱能唱的越来越少。”一位上了年纪的市民现场给记者哼了两句,他笑言,他的孙子辈基本不知道山歌了,甚至都听不懂。
唱山歌要从娃娃抓起
白茆山歌协会会长邹养鹤坦言,白茆山歌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劳动之余的即兴创作,以前白茆家家户户都会唱,现在会唱的越来越少,代表作品也越来越少。“现实的生产环境和过去大不相同,缺少延续传承的时空载体。”邹养鹤说,好在政府早就开始对白茆山歌进行保护,在幼儿园、小学课程中加设白茆山歌的相关内容,从娃娃开始培养对山歌的热爱之情。“古老的山歌只有被人传唱时,才能获得应有的生命力。”邹养鹤说道。
记者了解到,常熟命名了7个山歌村,白茆中学、白茆中心小学两个山歌学校,波司登等3个山歌企业,还有徐雪元等一批山歌家庭和白茆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另外,近几年来白茆山歌踊跃参与东南亚国家的学术交流,还走进了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常熟艺校等学校,开设课程,进行传授传播。
与此同时,30位全国吴歌研究专家、学者今天上午会参加论坛,共同探讨吴歌民间文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关链接
白茆山歌是吴歌重要的一脉,与历代文人编著的诗、词、歌、赋不同,是老百姓创造的俗文化,是民间的口头文化艺术,是江南农耕文化最自然和充沛的感情源泉。有劳动歌、时政歌、节令歌、地名歌、历史传说歌、情歌等,形式上不仅有三句头、四句头短歌,也有几十句甚至几百句的叙事长歌,其中尤以劳动歌和情歌最为丰富和广泛。劳动歌就有:种田歌、莳秧歌、车水歌、开河歌、张网歌、织布歌、绣花歌、采桑歌等十余种;另外有大山歌、小山歌、四句头、吭吭调、春调、三邀三环、划龙船调、搭凉棚调等几十种山歌曲调,其中最著名的是“三邀三环”。
新中国成立以后,白茆山歌还曾十上北京城、两进中南海,名震天下。2006年,白茆山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