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战军
自然被我们写照,我们也在自然中生发神思、领受神启。
人总是在观察、分析、总结自然规律中调节自身,而不自觉地也在秩序、法度上摹仿自然伟大的平衡术。
人类和自然相交融,心存感恩与敬畏,人文情怀便找到了背景。
古老中国的诗词、绘画、民间乐舞以及风俗仪式,是生活的表现,更是山水之间的产物,茂密的细节、朴素的枝干无不生长于自然的大树,一切都喻示着向自然质地的返魅——自然之子,自然而然的生活。
我们对喜怒哀乐的表达总是借助自然物象才能恰切。文人的身世之感在寻求慰藉之时,最为理想的境地,是山水之间;浪子的迷失之旅在寻觅故乡之时,最为阔朗的归宿,是山水之间。
“美丽中国”这样的字眼,极少会唤起人们对高楼大厦、高速铁路、电子屏幕、人海车流的联想,人们由衷地习惯把感应放置到安静舒缓的城外——山水之间。
在城市中,刺耳炫目袭来的声光,永远不如雷电更响更亮;在日常里,嘀嘀咕咕传来的“八卦”,永远不如朗朗乾坤更知晓黑白阴阳。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之不言、不议、不说,那是指向人类真正在山水之间生存的年代。现今,天地、四时、万物已经在我们心里变得不自然的时候,甚至是不“旅游”就无从感触的时候,我们要记着把那些大美、明法、成理,试着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