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中小板运营10年
总市值3.81万亿元

  今年5月27日,开设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即将迎来十岁生日。十年前,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板块在中国应运而生。十年后的今天,这个市场板块已成长为中小企业的资本乐土。十年间,中小企业板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更依托制度创新,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助力。

  诞生于危机

  解中小企业融资燃眉之急

  “为了筹建创业板,深交所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了解并培育了很多中小企业,看着这些公司旺盛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主板又停了下来,心情非常焦虑。”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说。

  面对这样的局面,监管部门作出了分步走的方案,第一步首先推出中小板,然后在总结中小板的经验之上再开创业板。此后,经过三年多的准备,中小企业板终于在2004年5月27日开板,深交所在四年空窗之后终于迎来了新股上市,首批8家上市公司于当年6月25日正式发行上市,拉开了此后十年大发展的序幕。

  如此部署让面临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从中受益。“中小板的推出及时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难题,让公司对于未来的规划得以付诸实际。”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说。新和成是最早准备上创业板的企业之一,最终转战中小板,跻身首批8家挂牌企业。

  创新中蜕变

  探路资本市场监管制度

  “中小板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第一步,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深交所有关人士说。

  在2000年到2004年四年间,上证综指从1900多点跌到998点,市场长期低迷,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对上市公司的诚信水平质疑较大。“中小板开启之初,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市场环境,而且中小板民营企业较多,这让投资者担心,公司募集了资金会不会进入民营企业家的腰包?由此产生了中小板公司最初的监管重点和制度创新——诚信建设和募集资金监管。”深交所人士说。

  德豪润达董事会秘书邓飞记得,十年前,在敲响上市的钟声之后,首批中小板企业的老板们就被请到会议室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诚信与规范第一讲”。

  为了缓解投资者对募集资金安全的担忧,深交所率先推出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募集资金年度审计等制度,发布备忘录规范募集资金使用,为中小股东守护好上市公司的钱袋子。

  此后,针对中小板炒年报风气重、容易产生内幕交易的问题,深交所在中小板率先建立和实行网上年度报告说明会制度、年度业绩快报和网上实时披露制度,试行高送转预披露制度,制定公平信息披露指引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指引,发起并推动了信息披露直通车改革。这些制度很多已经为全市场采用。

  与经济共成长

  经济转型的强大助力

  十年来,伴随着制度的创新和探索,中小板市场和身在其中的中小板公司一起成长,逐渐演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助推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4倍,同期中小板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从6.5亿元增长到24.83亿元,增长2.82倍,平均净利润从0.4亿元增长到1.47亿元,增长2.68倍。

  “总体上看,十年来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轨迹,同时中小板业绩增速领先于国内生产总值也反映了中小板市场的高成长性和高收益性。”国信证券副总裁胡华勇说。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小板已经成为培育隐形冠军的摇篮,并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月底,沪深两市157个细分行业,29个行业龙头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不少中小板公司已经成长为行业的巨人,早已不再是中小企业,如市值排名前三的比亚迪、海康威视、苏宁云商等市值都已经达数百亿元。

  数字中小板

  中小板在十年间获得了全方位发展

  深交所数据显示,十年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719家,是2004年的19倍;截至5月23日,股票总市值3.81万亿元,占深市市值的四成多,是2004年股票市值的90多倍。

  这十年来,中小板综合指数从最初的1000点,到最高时达8017.67点,截至2014年5月23日为6078.36点。中小板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逐年稳步上升,从2004年6月25日的22.59%提升到2014年2月14日的54.87%。

  这十年来,中小企业共从中小板获得融资支持7000多亿元,中小板上市公司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西部上市公司达156家,占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2%。

  民营和高新技术是中小板公司的两大特点。统计显示,目前,中小板民营公司占比高达79%,中小板公司有519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2%。

  从公司结构上看,中小板制造业公司579家,占比81%,但随着金融保险、房地产、互联网、信息技术、物流服务等行业公司的相继出现,中小板已经扩张到15个行业。据新华社

  监管动向

  首轮上市六新股违规

  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新股发行承销检查结果:IPO重启首轮新股中,已有6只个股卷入承销违规。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新股发行承销过程检查显示,我武生物、良信电器、炬华科技、天保重装、慈铭体检、天赐材料均涉及项目发行承销违规。上述违规行为涉及4家证券公司、2家发行人和6名个人。以我武生物为例,经查明,海际大和证券副总经理陈某、投资银行一部总经理计某在询价敏感时间段内,违规私下与投资者联系,使其参与报价并获得配售。

  此外,天保重装、慈铭体检也被查出违规。东北证券承销天保重装、海通证券承销慈铭体检过程中,路演材料及相关信息超出了招股说明书披露内容。目前,两家券商及上市公司均被处以监管谈话,海通证券还被出具警示函。

  根据通报,因我武生物配售案情节较为严重、社会关注度较高、市场负面影响较大,海际大和证券拟被处以责令处分有关人员等多项处罚。另据介绍,奥赛康案有关情况目前尚在处理程序中。据新华社

  开市数据

  本周限售解禁规模

  降至5月最低

  本周为5月最后一周,限售解禁规模环比继续下滑,降至5月最低值。根据大智慧数据并结合公司公告,本周(5月26日至5月30日)沪深两市共计10.55亿限售股解禁,涉及15只个股;以最近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约合96.66亿元。

  从解禁数量上看,较之上周的15.49亿股下降31.89%;从解禁市值上看,较之上周的134.98亿元缩水28.39%,本周限售解禁规模收窄明显。总体来说,5月限售解禁规模不大,且呈现逐周下滑趋势。

  具体到个股,本周限售解禁亮点不多。本周限售解禁规模最大的个股为强生控股,有5.04亿限售股将于本周二开闸,以最近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约合39.34亿元,占本周全部解禁市值的40.7%。强生控股本次解禁的限售股股东为上海久事公司。

  从板块分布看,本周解禁压力主要还是集中在沪深主板。公开数据显示,沪深主板将有8.16亿限售股解禁,以最近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共计61.75亿元,占本周全部解禁市值的63.88%;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解禁数量分别为1.69亿股和7053万股。 现代快报记者 曾雯璐

  行业热点

  互联网企业

  加码金融布局

  由余额宝掀起的互联网企业跨界金融的势头正健,5月23日,加拿大上市公司胜思集团旗下卡思金融在江苏南京开业。作为以网游起家的互联网公司,与“宝宝”军团主打理财不同,胜思此次跨界将提供面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平台功能,布局从个人理财到P2P网贷的互联网金融全产业链。

  风险大一直是互联网金融亟待改善的问题,卡思金融董事长王志学表示,卡思金融以公信力强的第三方实现投资人的投资担保、资金监管功能。其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功能非仅仅代收代付,资金借出和收回还可随时查看。此外,卡思金融与国有控股银行合作,存入风险准备金,并定期披露其金额及使用情况。综合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