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6版:环省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金牌调解员”自掏腰包当和事佬
王金昌15年间化解纠纷400多起,最多一次曾贴5万元

  王金昌是扬州仪征市大仪镇上的名人。15年来,他调解大小矛盾400多起,还自掏腰包帮助贫困村民。日前,王金昌向现代快报记者介绍了独家秘诀:“想要当好调解员,必须公正、肯吃亏、负责任。”

  刘通 宋体佳 韩秋

  法院遇难题也会请他出面

  2012年6月,扬州仪征市大仪镇男子张兵(化名)将同镇女子吴雪(化名)撞伤。事后,张兵未致歉,吴雪一家非常不满。此后,吴雪入院治疗。出院后,吴雪向张兵索赔无果,诉至当地法院。因事隔太久,且事态复杂,在宣判的最后关头,法庭庭长犯了难,担心判决结果激化双方矛盾,最后只好找到王金昌,请他出面调解。

  经过多次商谈,王金昌给出了一个两方面均能接受的结果,此事很快了结。

  类似的事情,王金昌每年都要遇到好几起。由于为人厚道,处事公平,王金昌在当地很有名望,村邻之间发生矛盾,都会请他调解。

  从1999年第一次帮助邻居调解矛盾算起,15年来,王金昌已经参与调解大大小小的事情400多场。因为热衷于调解矛盾,2011年10月,他在自己的工厂办公室内成立了“王金昌调解工作室”,就连政府、法院、派出所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找他出面调解。

  他常自掏腰包帮助当事人

  为了解决问题,王金昌还经常自掏腰包,请矛盾双方吃饭,缓和矛盾。有时候,遇到经济困难的家庭,即便判了一方赔钱,他也会帮着想办法。

  几年前,镇里一名建筑工人出了意外,包工头家里贫困难以支付巨额赔偿,当地政府找王金昌出面调解。经王金昌反复协商,死者家属将赔偿款从65万元降到了36万元,但工头家只能拿出20万元。为了补齐赔偿款,王金昌找到房主,好说歹说,对方愿意承担3万元,之后,王金昌又从当地多个企业主处募捐了8万元,剩下的5万元凑不齐,王金昌啥也没说,悄悄从家里拿出钱来垫上,交给了死者家属。

  到目前为止,为了帮人调解矛盾,这样的“傻事”,王金昌不知道干了多少件,总共掏了多少钱,连他自己都记不得了。

  买了许多专业书补法律课

  王金昌之所以屡屡调解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其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其多年来做人、工作的风格。他向现代快报记者总结,处理事情时公正,调解矛盾时负责任,遇到问题时肯吃亏,是屡屡获得成功的秘诀。

  别看他调解纠纷如此有一套,实际上王金昌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从事调解工作后,为了补充法律知识,他买来不少专业书籍,一有空就拿过来看看。如今,王金昌已经68岁,非但要经常参与调解工作,自己还创办了一家企业。随着年龄的增长,王金昌想到了“调解工作室”的存续问题,他心里没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表示愿意从他手上接过“棒子”,继续干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