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2版:现代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石头上种出森林城市
百年煤城创造绿色奇迹
  徐州新城区风光 本版摄影 现代快报记者 路军
  沉水廊道已成为云龙湖珠山景区一大亮点

  沿着和平路一路往西,往往能到达老徐州人的记忆深处,因为这条路的终点是云龙公园。

  四五十岁的徐州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第一次约会,最先映入脑海的总是和云龙公园有关:公园的花房、长廊和假山。

  不过,在六年以前,云龙公园几乎已经要消失了。

  “当时公园是个收费公园,很多景点项目都私人承包经营,长期以来缺乏管理和保护,公园每况愈下。”徐州市政园林局局长李勇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与此相伴的是,整个云龙湖岸边,杂货店、民房、违章建筑等随处可见,硬生生把这个被称为杭州西湖姊妹湖的景区弄得大煞风景。

  显然,一个没有品位的城市,是无法吸引到高端人才安居乐业的。“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应为市民提供在家门口亲近自然、参与公共服务、享受美好生活的开放空间。”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说。

  不久,一场“把最美的风景留给百姓”的还绿于民工程在徐州展开。

  20平方公里的城市客厅

  当时重修云龙公园压力很大,一方面这个公园承载了太多徐州人的记忆,另一方面公园的重建本身就比较难,在国内没有成功的案例。

  30年前的周广喜,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当年他在徐州市文化馆做摄影工作,用相机拍了一张云龙公园的图片。

  六年前,修缮一新的云龙公园重新迎客,当地的媒体找到了周广喜当年拍的那张照片,登在了报纸上,勾起了许多徐州人深情的回忆:在上了岁数的徐州人的脑海里,都有一部关于云龙公园的“老电影”。

  “当时重修云龙公园压力很大,一方面这个公园承载了太多徐州人的记忆,另一方面公园的重建本身就比较难,很多园林建筑专家都说,公园重建在国内没有成功的案例。”徐州市政园林局局长李勇参与云龙公园的重建修缮工程,回忆起来,感慨万千。

  最终,建设者们没有让市民们失望,重新免费开放后的云龙公园,成为了徐州百姓周末最喜欢去的地方。

  老百姓也格外珍惜这片风景,公园开园当日,20多个市民就自发组成了护绿队,只要发现有人踩踏草地,他们就立即上前制止。

  现在的云龙湖景区,同样也成为了徐州人心目中最美的城市客厅。

  事实上,云龙湖景区高标准的改造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让人赞叹:景区230个坐凳,全部以塑木做材质,为的是让市民在冬天坐上去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冷,同时凳子的高度控制在人体最舒服的42-45厘米,凳子上的棱角都被打磨掉,避免伤到人,甚至连男士坐上去裤脚不能碰到泥土、穿裙子的女士坐上去泥土不碰到裙子之类的细节,都有标准界定。

  现在,云龙湖水体超过国家二类地表水质,远远高于城市景观水四类的标准,引来了众多候鸟,野鸭戏水、白鹭纷飞成为云龙湖边常年上演的生态景象。

  目前,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块5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的规划标准,徐州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城市特色。  

  石头上种出森林城市

  城市绿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种树种草,它应是对自然的回归,对美的追求。绿化中要见趣味,有品位。

  1%,这是解放初期徐州市的绿化覆盖率。战争和煤矿开采使得徐州的绿化植被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后来,徐州人几乎用了50年的时间,在50余万亩的荒山上种上了绿树。然而,截至2006年末,还有15万亩荒石山等着徐州人去征服——这几乎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2007年、2010年,徐州市委、市政府两次启动“进军荒山行动”。植树者们用钢钎开凿树坑,荒山上没有土,就用麻袋从山下背上来。

  在主城区,徐州提出,既要“见缝插绿”、“破墙透绿”,也要“连片泼绿”。

  “城市绿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种树种草。”市委书记曹新平说,“它应是对自然的回归,对美的追求。绿化中要见趣味,有品位。”

  徐州逐步摒弃大面积的草坪,改为选取一些适用本地、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灌木、乔木、草本自然搭配,疏密有致,野趣天生。同时,大量引进香樟、银杏、玉兰等名贵树种作为行道树。

  五年来,徐州已经完成荒山绿化11.1万亩,在全国开创了“石头上种出森林城市”的成功范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9%、居全省第一,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为了常留这份绿,徐州颁布了全国首个《城市重点绿地保护条例》,将绿地管理提升到法律规范层面。徐州还在江苏率先出台《徐州市山林资源保护条例》,立法划定护绿“红线”,红线内的山林若要动用,必须经过徐州市人大同意。

  “地球伤疤”的点睛之作

  治理采矿塌陷区,偿还生态债务,是徐州生态环境建设绕不过去的难点,也是攻坚的突破口。

  “百年煤城”徐州伤痕累累。

  在大量煤炭源源外运的同时,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是数以千计的塌陷地块。

  塌陷地民房开裂、水域污染、粮田废弃,周围土地沼泽化、盐碱化严重,有些就被因陋就简地当作垃圾处理场。

  “治理采矿塌陷区,偿还生态债务,是徐州生态环境建设绕不过去的难点,也是攻坚的突破口。徐州的思路是,采用综合治理手段,把各类塌陷区建设成为湖荡优美的景观区、涵养生态的修复区等。”曹新平说。

  在徐州市北郊,大片的塌陷地深浅起伏、一望无际。徐州市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了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湿地公园——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充满野趣的湿地景观,成为了摄影师和绘画者流连忘返的创作取景之地。

  这些年来,徐州“诞生”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湖泊、湿地、新景区,潘安湖、九龙湖、九里湖都是徐州塌陷地综合治理的成果,昔日荒凉破败的“地球伤疤”,成为赏心悦目的城市明珠。

  在徐州南湖湿地公园,退休矿工刘廷东感慨地说:“以前这里杂草丛生、蛇虫出没,我们都是绕着走、躲着走,现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天都要来公园锻炼身体。”

  不过,徐州当地主要领导也坦言,徐州的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塌陷区治理面积才完成了60%。

  目前,徐州正在修订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已将主城区周边的采煤塌陷地规划为将来的生态走廊,徐州将由此成为由十余座城中山体、上百个城中湖泊和湿地组成的、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空间,生态区占主城区的比重将达到45%。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