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丰饶富庶、人文荟萃的苏州历来都是一个宜居之地。它既是苏州本地人的安身立命之处,也吸引了大批外地人前来创业、安家。目前,在苏州1300多万人口中,流动人口,也就是外地人就达到600多万,与户籍人口比例为1:1,苏州是国内仅次于深圳的第二大移民城市。
这是一个人才流动的时代,是一个“地球村”,是一个寻找发展机会的时代,外地人走进来,苏州人是不是也应该走出去?日前,一位在苏州的打工仔,在苏州的本地论坛发起了一项“苏州人该不该走出去”的网络投票,引起了网友的热烈反响。
一边是高度发达现代化的经济,一边是保存完好悠久的传统文化,现代快报记者走进现代与传统兼具的苏州,了解这座城市的性格,了解苏州人的走出去与请进来。现代快报记者 何洁 孙佳桦
网络投票引热议
苏州人该不该走出去?
“山东出好汉,北宋有梁山,都是敢翻天的主;湖南出伟人,前至曾国藩,后至毛泽东;浙江、福建出老板……”网友“唬弄小孩子”自称是一名来苏州的打工者,他认为,古往今来,全国各地走出了一批有干劲的人物,但苏州却例外。“怕吃苦,不愿闯荡。”网友“唬弄小孩子”表示,苏州人爱“啃老”,宁愿在家拿几百块的下岗补助,也不愿放下架子与面子去干“低等活”,更不愿走出去。
“苏州人,你们要证明自己就只有走出去!”网友“唬弄小孩子”随后在苏州的寒山闻钟论坛发起了一项“苏州人该不该走出去”的网络投票,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其中57.35%的网友认为“应该”,35.29%的网友认为“不应该”,另有7.36%的网友表示“不知道”。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都喜欢往好的地方去。”网友“kuoxikin”认为,苏州每年也有大批走出去的人,不少人外出求学后,就留在了外地,甚至国外,不过,确实很少有出去讨生计的。“没必要走出去。”网友“美丽金鸡湖”也称,外地人口不断涌入,恰恰说明了苏州是一个值得奋斗、居住的地方。
网友“老糊涂”则认为,“闯而不荡”才是真本事,苏州人不是因为家庭贫困、生计无着落被迫出走,而是凭着真才实学走出去的。但他也承认,身边有苏州人去苏北地区养猪的,有打两份工的,也不乏守着房租,靠打麻将消磨时光的人。“这就是每个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不能一概而论。”
历史上曾有三次“走出去”
但都并非“自愿”
苏州人该不该走出去?其实在历史上,苏州人就曾走出去过,但都并非自愿。
有网友根据史料称,苏州人在600多年前,就已经“走出去”了。在今天的苏北一带,不少人称睡觉为“上虎丘”,如果这一觉还做了梦,则管做梦叫“上苏州”。 这样的说法很奇特,但并非空穴来风,细数这些人的家谱,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先祖都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由苏州迁徙至苏北的。
苏州市姑苏区文史专家徐文高证实,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洪武赶散”。 不过,当时苏州人并不是自愿走出去的。“明初开国,太祖御文,充实江淮,迁徙移民,苏杭松嘉,集散阊门,数十万众,北上远行。”徐文高介绍,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抑制江南地区富豪望族的势力,惩治曾激烈抵抗朱元璋部队的“吴王”张士诚旧部,也为了快速恢复经过战乱后人少地多的江淮地区经济,遂将苏州城内数十万百姓遣散至江淮地区。他称,600多年前,迁徙的苏州百姓从阊门码头集中登记造册,编队登船,“被迫”迁徙到江淮流域。
徐文高说,除了“洪武赶散”,苏州百姓还有两次“非自愿”地“走出去”。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上海租界成为江浙难民的避难所,大批苏州富商、文人“逃难”迁往上海。据统计,当时苏州地区迁往上海的难民有二十万左右。据说,这次迁徙带来了上海的繁荣,上海逐渐取代苏州成为东南经济文化中心。另外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几万苏州人响应国家号召,从南门轮船码头出发,落户苏北。但这一批人在之后就全回城了。
但是不管到哪里,苏州人都有着浓浓的“恋家”情绪。徐文高说,这也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拿已经过去600多年的“洪武赶散”来说,2012年,苏州阊门寻根纪念地开馆仪式在苏州山塘街启动,数百名来自泰州、盐城等地的江南人后裔齐聚在此,寻根问祖。迁徙至上海的苏州人,每年都会回苏州扫墓。
徐文高称,除了上述,苏州人几乎再也没有大规模的迁徙。
吴文化更善于“吸收”
每两人中就有一个外地人
说起苏州,不得不说吴国、吴地、吴文化。昨天,历经五年的原址重修,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的苏州泰伯庙正式对外开放。泰伯是吴国的始祖。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末年,位于陕西岐山脚下的周太王古公父,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生子名昌。当得知周太王有意立季历之子昌时,泰伯、仲雍便避让王位,千里南奔,历经艰辛,至江南荆蛮之地,文身断发,入乡随俗,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建立了勾吴部落,其后人建成吴国。泰伯让王之举,千古传颂,孔子在《论语》中赞美:“泰伯,其可谓至德也,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可以说,有了当年的泰伯三让天下,才有今天的吴文化,吴文化本就是“外来文化”。
著名作家、学者朱红说,吴文化有个特点,既吸收外来的文化,又坚守自己的底线,不会被全部同化,这也是当时泰伯的“圆融”精神。泰伯千里南奔来到江南,当时江南一带还是靠打猎、种植稻米为生,而当时周国手工业已经发展,泰伯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但又保留了太湖文化的特点,形成吴文化。在苏州如今的城市精神中,也有“融合”二字,是一脉相承的。
根据今年年初,苏州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队发布的2013年苏州人口数据。数据显示,苏州全市户籍总人口达6538372人,比2012年增加60318人。2013年末,全市流动人口登记数6538536人,与户籍人口比例为1:1。从这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苏州吸引着众多外地人前来就业生活。
不仅如此,还有一大批外国人将苏州当作了第二故乡。50多岁的印度人Asha Tickoo女士在伦敦长大,14岁以后到美国念书,取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工作多年后,她又辗转瑞典、新加坡等多地工作。3年前,Asha 来到苏州西交利物浦大学,担任语言和文化系副教授,从此便在这里扎了根。同事给她取了个中文名字,叫做“希望”。
“我第一次到苏州就感叹:天呐,这不是发展中国家,这和我待过的瑞典、新加坡、美国没有两样。”Asha 说,她在苏州的生活平静、温暖,就像她在美国小镇的自在日子。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Asha会绕着公寓周围大片的草地慢跑1个小时。上午9点半,她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开始一天的工作。“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我知道在很多国家,只要我和他们长得不一样,他们就会看着我。但看人的眼神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尤其在苏州,我能感受到他们看我的目光是友善的、温暖的。”Asha说,如果可能,她希望在这里一直住下。
不少苏州人在谈到对涌进如此多的外地人看法时,都觉得乐意接受外地人的到来——是他们帮助了苏州的发展。
苏州人更善于“引进来”
不善于“走出去”
关于苏州人的性格,著名作家陆文夫《被
女性化的苏州人》一文写得十分详细。“苏州人往往被女性化,什么优美、柔和、文静、高雅;姑娘们则被誉为小家碧玉、大家闺秀,还有那够不上‘碧玉’的也被呼之为‘阿姐’”。同时他也提到,“苏州人的那种女性化的特点,也不是完美无缺,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缺点说起来还和苏州的园林有点关系。”陆文夫口中的缺点就是说,苏州人“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
他写道,苏州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看,是一种“退隐文化”的体现。园林的主人们所以要造园林,那是因为厌倦政治,官场失意,或是躲避战乱,或是受魏晋之风的影响,要学陶渊明归去来兮,想做隐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隐士也很受推崇,那是清高的表现。做隐士也不必都躲到深山老林里去,大隐隐于市。
退隐、退养在苏州造园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都不是土财主和暴发户,他们有钱,更主要的是有文化,用现在的话说他们都是知识界的精英。他们退隐在苏州以后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广结名流,著书立说,吟诗作画,那“退隐文化”便主导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代代相传,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有一定的封闭性,容易满足于已有的一方天地,缺少一种开拓与冒险的精神,善于“引进来”,而不善于“走出去”。
苏州人自述
“小富即安”,不爱闯荡
就像易中天评价的那样,苏州的城市性格像孔子,都是“温和派”。土生土长的苏州本地人也是如此评价自己,有一句话是这样说,“久居幽深小巷,养成了苏州人与小巷一样极有弹性、藏拙内敛的习性。”
谭先生今年50多岁,在苏州一家国企工作。由于是“土著”,他一下子也具体说不出苏州哪里好,但是苏州自古就是一个富庶、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毋庸置疑。谭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的身边,苏州人“走出去”的确实很少。如果非要说有,就是现在不少苏州人手头有钱,为了孩子的教育着想,选择移民国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已经可以和天堂媲美了,还出去做什么呢?”谭先生说,另一方面,他觉得苏州人不愿出去和苏州人的性格分不开,可以说苏州人怕冒险、怕开拓、怕吃苦、怕惹事。“苏州人做什么事都是考虑再三,有点前怕狼后怕虎,左顾右盼,左思右想,显得举足不定,犹豫不决。苏州人是相对图安逸的人,是‘小富即安’的人。”谭先生称。
谭先生拿自己打比方说,除了上述性格,自己还长期受到父辈教育的影响。他说他这一辈人,父母几乎都是如此告诫他们:“不要离家太远。”而轮到他教育儿子了,他倒是没有明确反对儿子外出工作闯荡,也希望孩子能够有机会出去看看,但儿子应该受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读书到现在工作,都选择了留在父母身边。
家在苏州相城区黄埭的顾先生,儿子刚读高一。去年他为了能让儿子读上园区的高中,特意在园区置业。可没想房子买好了,就等着帮儿子转学,却遭到了儿子的坚决反对。“他觉得黄埭很好啊,园区和黄埭不过几十公里,他也不愿意离开黄埭,离开土生土长的地方。”顾先生尽管尊重了儿子的决定,但语气中多少有些无奈。他跟儿子说,将来读大学肯定要离家的,儿子回答,“那就几年,我还是会回来工作的。”
在网络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喜欢苏州因为这里有父母和家人。有网友称,“上大学的时候在外地,总觉得那个地方没有家的感觉,大学毕业又待了近一年,最后还是回苏州了,虽然一切重新开始,但至少这里有爸妈,有家。”
留在苏州也可大展宏图
“走出去”可谋得更大发展
“在今天,苏州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海内外人士纷至沓来,他们到苏州来不是退隐,而是要在这一片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地上大展宏图,谋求发展。”陆文夫如是说。对于很多苏州人来讲,也是这样的想法。苏州本地人小林在园区一家企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他告诉记者,目前薪水每月五千多元。“虽然谈不上很高吧,但我觉得以我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多,目前的经验和资历,已经基本满意了。”小林说,他不是没有想过“走出去”,也关注过相关动态消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可能薪水更高,机会更多。但是他最终选择时还是犹豫了。“怎么说呢?苏州经济条件并不差,机会还是存在的。所谓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本就是个相对的概念,好比磁铁和磁石。”小林打比方道,现在苏州像个大磁场,吸引着无数“小磁石”过来寻求发展机会。同样对于他来说,苏州这块磁场的吸引力已经足够大。小林觉得,去了上海可能看上去是比苏州好,但是高物价高消费等,最终生活品质或许还不如苏州。
迈不开步子“走出去”在生意人眼中,也存在着相同的观点。其实历史上苏州商会也有着相当的地位和影响,是与京、津、沪、汉、渝、宁等地商会齐名的全国著名的八大商会之一。记者从苏州工商联了解到,2006年,苏州市成立了第一家企业协会组织——苏州市温州企业协会,随后,南安商会、安徽商会等新商帮组织相继成立,至今大市范围已有24个。“和这些新商帮相比,苏州人在外开拓的精神和努力逊色不少。”工商联经济联络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苏州在外地只是成立了宿迁苏州商会、北京苏州企业商会、新疆建设兵团张家港商会三家异地商会。
该工作人员称,苏州这些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也离不开外来的企业家们,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与居住者,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另一方面,苏州人做生意讲究稳重,去外地拼搏的劲头比不上徽商、闽商、鲁商、潮商等,这些地方的商人活跃在市场的舞台上,继承了老一辈的传统,到处寻找发展,对苏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苏州土地就这么大,号称超过二十万户私营企业,如果大家仍然都窝在这块土地上面发展,对企业进一步发展有很大制约。”苏州工商联工作人员称,要学习其他商帮,更大力度地走出去发展,这对于苏州的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地加快发展,无疑是一条非常具有时代特征的鲜明的发展道路。
那些走出去的苏州人
从苏州到伦敦,从伦敦到上海
她选择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创业
今年31岁的设计师万梦易在上海时尚界小有名气,2008年,她从英国留学回国后,便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萬”,至今已拥有3家直销店、2间合作店,在进行网络销售的同时,还为多个国际服装品牌客户提供配饰设计。这个面容清秀,身材苗条的女子从设计理念到创业思路,处处透露着“国际范”,不过,私下里一口吴侬软语,让人立刻听出,这是一名“苏州小娘鱼”。
“我们家是地道的苏州家庭。”万梦易告诉记者,2000年,她从苏州中学毕业后,选择去英国留学。家里人内心自然是想把她留在身边的,不过,她从小就有一个当设计师的梦想。怀揣着这份梦想,她独自一人,坐了10多个小时的飞机,去伦敦求学。
不过,异国他乡第一晚,这位17岁的苏州姑娘就后悔了。“班上就我一个中国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万梦易笑着说,当时满脑子都是家乡舒适的、好玩的东西和父母贴心的照顾。不过,她虽然外表看来挺柔弱,内心却有着一股韧劲。随着课程的开展,她很快见识到了伦敦与苏州不同的美好,她像婴儿般不断汲取着多元文化的养分。
5年学成后,她选择了留在英国工作,这一待,又是两年。“家里人开始催着我回来了。”万梦易说,妈妈总说,一个姑娘家,漂泊在外太辛苦了。此时,上海恰巧有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她便顺理成章地回国了。
为什么不直接回苏州呢?万梦易解释称,苏州发展势头非常好,不过就设计行当来说,还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我坚守了自己的梦想。”她笑着说,当然,选择上海还有一个原因:离苏州近呗。1年前,她在上海结婚了,对方是来自东北的“新上海人”;最近几天,她忙着为落户上海的宝宝拍百日照;因为她工作忙的关系,很少回苏州,倒是住在苏州的父母,每周都会开车来上海看她……种种点滴,证明着这位苏州姑娘已经“走出去”了,她扎根上海,创出了一番天地。然而,在万梦易心中,苏州永远是她的家。
当了7年“新苏州人”
她选择跳出苏州,再出发
在快餐店独自吃完最后一顿晚饭后,27岁的小徐带着行李,坐着公交去苏州火车站。7年前,她独自从赣榆县来苏上大学,很快融入了这个城市,7年后,仍然只身一人的她,选择去南京再闯荡。
小徐告诉记者,她家在农村,有个比自己小4岁的弟弟。家里经济状况并不好。“别家都是宠儿子,我家却有些偏心我。”小徐说,弟弟成绩不如自己,父母就决定供她上大学,让弟弟初中毕业后上技校。
2007年,小徐刚到苏州时,对周遭的一切很不适应,她表示,虽然连云港地处江苏,但她骨子里是个北方人,说话直,性子急,吃菜口味重,第一次去大学食堂,她对着满盘的饭菜吃不下去。“怎么连个青菜也要放糖?”另外,生活习惯也是个大问题。可没想到仅过了半年,她就融入了这个城市。“吴文化真是太奇妙了。”小徐说,宿舍里有个苏州姑娘,听她讲话像唱歌似的,在她的“感染”下,自己很快从“女汉子”变成了“小娘鱼”,会打扮了,能体会到苏式汤面的好了,会闲来去科文中心看场话剧了,连性子也变慢了。
大学毕业后,她在苏州工业园区找到了工作,月薪4000元左右,还搬进了平价质优的优租房。“我能感觉到融入了这个城市,担得起‘新苏州人’这个名头。”小徐原以为会长留苏州,然而,两年过去了,优租房合约到期了,她即便和别人合租,也要每月承担1000多元的房租,而她的工资,也才每月5000多元。
“突然间,我开始怀念当年那个敢冲敢拼的我。”小徐开始搜索跳槽机会,终于在南京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岗位,月薪翻了近一倍。“要放弃苏州这个城市是很艰难的。”小徐说,在享受苏式生活和尽快成长起来,为家里分担的选择中,她只能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