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艺+之言”特别精选出三篇关于艺术欣赏、艺术市场与艺术投资的评论文章,从资深业内人士的角度来谈一谈“艺术”这件事,也为对艺术投资和收藏感兴趣的读者指出了方法和捷径。
1
当今,金钱至上、假话连篇的恶劣现实,导致各行各业都在劫难逃,艺术评论领域同样不能幸免。从层出不穷、各种类型的书画展览的研讨会到电视、报纸、杂志关于书画家的报道中,充斥着无聊、可怜、害艺术的艺术评论。
林逸鹏
无聊、可怜、害艺术的艺术评论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无聊,来源于艺术评论的陈词滥调。现在的理论界面临着传统理论无法解读现代艺术的现象。当下,新的理论尚没有建立,许多理论家的理论仍然停留在传统画论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艺理论框架之中。什么“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理论家们像祥林嫂一样把这些永远正确的、基础的、缺乏针对性的陈词滥调挂在嘴边。所以,那些难以计数的评论文章,实际上是同一篇老掉牙的文章,所不同的只是被评论的人的名字不一样。要想改变这种无聊状况,理论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是唯一的办法。面对现实,告别过去,构建未来。
可怜,来源于评论者与被评者共同就范于名利。画家作品的好坏,当然需要通过理论家的口说出来。用理论家讲好话,然后通过媒体公之于众,让社会相信这些理论家表扬的画家的作品是有艺术价值的,这样画家的画就升值了。虽然,许多理论家说的是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但对于摸不着艺术头脑的普通大众而言,这些陈词滥调依然是很有蛊惑力的,常常作为他们评判一个画家优劣的标准。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功能,导致各种浮夸的溢美之词和不着边际的谎言加塞在各种形式的艺术评论中,这些空洞的广告语跟画家的水平没有多少关系。那些专家、理论家们也很清楚自己讲的是假话,但被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一点小小的金钱所左右,只能可怜巴巴地讲违心话。这种现象在一些画展的学术研讨会体现得最为赤裸裸,许多研讨会是假研讨之名,花钱请一些理论家、名人在研讨会上讲一些赞扬的话,研讨会实际上是表扬会、广告会、讨好会。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与艺术无关的名利在作祟。
害艺术,来源于没有水准、落后的陈词滥调误导了艺术的发展;误导了大众的审美和判断。事实上,一些理论家根本称不上理论家,他们自己对艺术也是一知半解,缺少全面的认识和判断,本身的理论水平也有限,看了一些书东拼西凑。但是,理论家的身份让他们说的话具有了权威性,进而误导年轻的从艺者,影响艺术的健康发展。这种现象还造成了另一种可怕的伤害,就是一些真正有水平的画家也被淹没在同样的赞扬声中,大众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至于对大众审美和判断的误导就更为严重。大众很少有机会接受专业知识,他们缺少基本的判断力,那些陈词滥调成为他们判断艺术品的准则,这样就导致收藏界一片混乱,收藏者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大量低劣作品被收藏,社会的审美趣味严重下滑。
表面上看,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一些理论家的陈词滥调和名利的诱惑,但更为本质的原因是大众审美能力的低下,为这种恶习大行其道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独家授权《艺+周刊》刊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
艺术市场的假画由来已久,历史上有些城市甚至形成了做假的规模和特色,例如南京做的假画称为南京片,苏州做的假画被称为苏州片,扬州做的假画被称为扬州片,南昌做的假画被称为南昌片……如今,假画不仅数量多,其造假的手段也登峰造极,而制造假画者,为了一己贪欲,往往会费尽心机地以种种狡诈手法,将假画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混入市场,谋求暴利。这就像一个个陷阱,购画者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其圈套。为什么会误购假画?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纪太年
为什么会误购假画
(美术评论家、艺术市场资深研究专家、艺术推广人)
一、贪便宜心理。
大凡名家作品,都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价格,销路通畅。而许多人每当听说某名家的作品很便宜,远远偏离了行市,马上觉得自己捡到了漏子,发财的机会来了。因为贪便宜,常常心存侥幸,容易上当受骗,也会因为这个原因,买到一些非常低劣的假画。
二、过于自信。
有些收藏者在艺术市场上待过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因此自信心爆棚,过于相信自己的鉴别能力,每当有些特别心仪的作品出现时,缺乏冷静的研究,立刻扑上去,付款,走人。笔者曾亲眼见一位藏家买著名画家何家英作品,自认为对何家英很熟悉,有鉴定眼光,当听说价格相当便宜时,按捺不住狂喜的心情,很怕对方反悔,立刻付款成交。回家之后细细研究,发现毛病很多,根本就是一幅赝品。
三、被故事所蒙蔽。
兜售画的人,为了让手中的货迅速卖出去,会编造许多动听的故事,引诱你上当。如编造说,作品是画家送给医生的,送给官员的,或者是送给学校老师的,同时制造出与画家的假合影、假题跋、假出版物,借以混淆视听。2006 年,笔者在山东淄博遇见一位藏家,他购了著名画家喻继高的一幅作品,尺幅约四平方尺。骗子告诉他是从某医生处买的,而且是出版物。笔者翻看骗子提供的《喻继高画集》,发现画集也是假的,冒用浙江人民出版社的名义出版,所有作品均为赝品。
四、无鉴别能力。
艺术品的高回报率,吸引了一茬又一茬投资者,其中许多是门外汉,抱着发财心理,一窝蜂涌入艺术品市场。这些人只要听说哪里有作品,涨得快,便不计成本,大胆地买进。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初涉艺术品投资者身上,其中主要原因是无鉴别能力,又缺乏投资顾问。
五、不知道高科技手段。
很多人并不知晓,往往上当受骗。如现在被大家屡屡提及的高科技仿真印刷,很有欺骗性。骗子使用同时代的宣纸,真实地再现原画的原有风貌,不借助工具,非专业人士常常打眼。2010 年,南京某拍卖会上,有藏家购得范曾的人物画,即为高科技仿真印刷品,后经交涉,在提出赔偿10% 的前提下,拍卖行同意退货。
误购假画的原因还很多,很难一一列举,以上只是举其所要。当然,一位入行时间不是很久的人,如果想尽量少入误区,最好的办法是请一位艺术顾问为你掌眼,这将对你的收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独家授权《艺+周刊》刊登,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3
一位朋友给我看他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所有的细节纤毫毕肖,连破锋、涂改之处都可乱真。然而,最后落款的那一行却又“原形毕露”,行笔结字神采气息跟王羲之八竿子打不到一起,衬在边上显得特别寒窘拘懦。这件事让我琢磨了很久。
何光锐
不可沽名学二王
(媒体人,艺术批评家)
在书法领域,王羲之王献之无疑是最高的取法对象。对于书家来说,标榜“书学二王”就像在名片上印着自己最满意的头衔,或者修家谱时将祖先上溯到姜太公之类的名人。“取法乎上”这句话本身完全没有错,问题是容易迎合人们的两层心理,其一是坚持认为本人就是第一等的聪明人;其二,既然是聪明人,学东西就应该一步到位,直奔最高层而去。
笔者学书以来,在“二王”系统里,从智永、欧阳询、禇遂良、陆柬之、李北海,直到赵孟頫、董其昌,围着“二王”绕了一大圈,眼下才“摩拳擦掌”,准备下手临摹《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至于《兰亭序》呢,天下第一行书,“皇冠上的明珠”,谁不垂涎?也曾几度壮起胆子试着临摹,怎奈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如学智永禇陆这几家能有切实的进益。毕竟学习这件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当然,并不是说王羲之不可学。关键要看个人资质与学习的阶段。天才或许不乏其人,但对于中人以下,或初学者来说,好高骛远,逾级躐等,往往反而把自己给耽误了。这就比如一个学拳的人,刚刚拜过师傅,就不愿意练习站桩马步,整天要探讨“内功秘笈”,很难想象他的“内功”能够落到实处。读书也是如此,身边凡有爱好传统文化的年轻朋友,不嫌鄙陋与我交流,我都建议他们先从钱穆等一批近代大师入手,远比第一口就直接啃经典来得扎实。因为婴儿的胃口消化不了牛肉,只能先喝牛奶。
孔子自言,“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云:“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从心所欲不逾矩”乃圣人修行之最高境界,当然值得向往,然而却不是人人可以仿效的。但凡学习,总是要老老实实地“从规矩入”,才有可能最终“从规矩出”,实现从必然到自由的飞跃。
艺术的学习也不能例外。所谓“善行无辙迹”,“羚羊挂角,无踪可寻”,都是对高境界的描述。然而初学者要想跨进艺术的门坎,恰恰是需要寻其踪,顺其辙,从“规矩”、“法度”开始探讨,而不是“一超直入如来地”的。
但假如一个学画的人不在基本技法上用功,只是艳羡“老将”“用兵”的风采,也想着“不立队伍”就可以“颐指气使”,很可能非但不能“如意”,每次都要“溃不成军”了。
从这个角度看,艺术学习的取法问题,还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不可一味追求“高大上”。那些无迹可寻的至高境界的艺术,应该作为漫长学习过程中不断“揣摩”、领悟的对象,却未必适合直接拿来做下手功夫。如果你是第一等的聪明人,那么,“规矩”、“法度”一定困不住你;如果不是,就更应该选择一些法度谨严、规矩明晰的艺术家或范本作为入门阶段的取法对象。
否则,容易为“取法乎上”所误,落了个“入宝山而空手回”的下场。
来源: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