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何时接触网络,情感心理节目主持人文岚微笑地打开了话匣子。1998年,文岚最早接触西祠论坛。“当时有一位大学生教我如何使用BBS(论坛),例如MM、88、3q等网络语言,整个过程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论坛是一种互动性非常强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文岚每天在上面发帖,都会有不少的听众、网友在后面跟帖,他们不时地版聊、版聚,聊生活、聊工作、聊情感,几乎无所不谈,形成了早期在线上活跃的朋友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论坛上的表情,非常生动,比如谁生气了,就会发一个一脚被踢得老高的表情,用动作表达感情,表情十分地人性化。”回忆起论坛,文岚言语中充满了深深的不舍和怀念。
科技的脚步滚滚向前,随着QQ、微博、微信的相继出现,风靡一时的论坛顿时变成了长满野草的荒地。文岚说:“这是让我感觉很心痛的地方。因为不知不觉之间,你会突然觉得曾经那么依恋的东西‘哗’地一下就鲜有人问津了。”话里话外,透露着科技发展的残酷。
尽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势必带来历史不断地被颠覆,但是文岚仍觉得网络带给她个人的收获远甚于弊端。“如今,微信对于我个人而言很重要,它能帮助我梳理朋友圈的脉络,是个整合资源的地方,QQ则是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圈的依托。”文岚告诉记者,“当我感到沮丧时,发一条状态,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在顶我,支撑我,这让我觉得充满鼓励。”
作为知名的心理节目主持人,文岚还会为听众在微信里录上一段语音,诉说近期的心绪,同时让粉丝拥有一段她独有的语音。她坚信,真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现如今,除了工作上与听众的互动之外,文岚还拥有“家人微信群”。在这个群里,家人经常在一起聊近况,随时分享当下的动态。“我能具象地看到朋友和家人的能量,感受到爱的力量。”
现代快报记者 杨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