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城市内涝的原因,相关部门总是回避问题,一味强调客观原因,说什么降雨量大,声称遇到了“50年不遇、百年不遇”的降雨,超出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承受力,把城市排水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等简单落后,管理不善,部分排水系统堵塞,排水不畅等具体问题抛在一边。这实际是习惯性转移话题、逃避问题、回避舆论监督、推卸责任的表现,对城市内涝已经司空见惯,根本不把城市内涝当作一回事。
城市一下雨就“看海”,根子在于问责“决堤”,问责缺失先于城市“内涝”了,相关部门缺少工作动力和责任心,加之排水系统建在地下,在地上不能轻易看到,即使做得再好,但官员的政绩却并不吸引眼球,结果,没有人愿意把更多的钱投到“地下”,投入缺失决定了城市内涝几乎无一幸免。
虽然每次城市内涝后,相关部门遭到舆论的质疑,但是,相关部门却从未因此启动问责程序,更没有人为此担过责。结果回回内涝,职能部门回回以各种理由蒙混过关。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相关部门任职期限比较短,3到5年就升迁了,搞“地下”建设不能在短期内出“政绩”,况且有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抱着侥幸心理——城市发生强降雨是小概率事件,不会上心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于是城市内涝成了一个无解的“死结”。
因此,城市内涝,问责不能“决堤”。不论是新城市还是老城市,都必须补上这块“短板”,否则城市“看海”还会频频上演。
湖南 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