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产房,一年365天,这里永远灯火通明,2013年,大约有一万个孩子在这里诞生。在产房中,除了医生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助产士,他们拥有护士和助产“双重执照”。昨天是5·12“国际护士节”,现代快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江苏“单独两孩”政策放开,生育小高峰即将到来,助产士配置的缺口将会更大。
通讯员 孔晓明 钱莹
现代快报记者 安莹
强度大
每天工作12小时
忙起来水都顾不上喝
“加油,孩子已经看到头了,再加把劲。努力!”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产房里,充斥着助产士给产妇鼓气的呐喊声。别着她们平时讲话柔声柔气,但在产房里,个个都是“女汉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房护士长朱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们拍了很多次全家福,可是人却从来没有齐过。无论选择何种时间点,总有几位助产士在产房里接生。
“这个产房平均每天有40多个婴儿出生。”朱莉说,这个数字听上去没有概念,但40多个工作量,意味着“跑断腿”的节奏。朱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助产士采取两班倒的方式,7至10人一组,每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位产妇从待产到分娩,这期间少说也要10个小时,胎心好不好,血压正常不正常,产妇的精神状态,宫口开多大了,这些我们都要全程监护。助产士刘靖岩开玩笑地说道,“我们有时候忙起来几乎12个小时不喝水,仅上一次厕所。”
人手紧
分娩集中的时候
恨不得“手脚并用”
身为护士长,朱莉目前也为助产士人手紧张感到烦恼。她说,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逐渐放开,生育率已呈现出上升趋势,到时候可能会需要更多专业助产士。
南京市妇幼一年的分娩量是一万多人。但产房的助产士仅有50人,而在分娩集中的时间段,再多的人都显得不够用。因为一个产妇抢救的时候就需要三四个人帮忙,同时其他的产妇也不能放松警惕。生孩子不分白天黑夜,对于产房来说越到晚上越忙,要是遇到两个需要抢救的孕妇,助产士这个晚上就恨不得“手脚并用”了。
朱莉说助产士也有一个“隐形缺口”的因素,她们全是女孩,因此婚假、产假难免很多,而且助产士这个职业一旦怀孕就不能再任职,也就是说会有将近两年的“空窗期”。况且“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她们每个人几乎也都具有生二胎的条件。
助产士缺口有多大?
我国大约缺80万人
根据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助产士与生育妇女的比例为1:1000,而在中国,该比例仅为1:4000,若以2003年英国每1000人口助产比例为0.63的标准,估计目前我国助产人数缺口高达80万。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对助产士的培有两种渠道,一种主要是从医学院的护理专业里进行二次选择,到大三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志愿筛选出一批进入助产方向,助产方向的学生通常数量不多,一个专业大概有二十几个人。还有一种就是大专毕业,或本科学的护理专业,经过继续教育或医院培养后成为助产士。
助产士数量为什么少?
培养周期至少5~10年
在产房中,助产士需要安慰产妇,在待产的过程中,要对她们进行指导。而一旦开始生产,助产士就要保持头脑清醒,手脚麻利。防止孩子窒息、缺氧。处理完孩子的脐带,马上还要处理妈妈的胎盘和伤口等。在几分钟之内,得把好多事情理清楚。这对助产士的应变能力、预知能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助产士的专业性很强,培养一个助产士的周期至少需要5年到10年。5年的‘实战经验’在我们这还是低资历的。”助产士侯静静说,新招进来的助产士仅仅只具备理论知识,要更多的“实战”才能够胜任这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