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新加坡等47国签署宣言,同意共享账户信息
●保密义务
顾客的信息不会被第三方获知,无论第三方是私人还是官方
●法律范围:
如顾客涉嫌犯罪活动,则丧失保密效力;但偷、逃税不属于犯罪活动
●一旦泄密:
责任人将被判处半年监禁或巨额罚款
在007系列电影里,邦德只相信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是瑞士银行家。
数百年来,瑞士银行因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闻名于世,至今瑞士银行的存款已占全球总储蓄额的1/3。 不过,这样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了。
经合组织6日发表公报,称包括瑞士在内的该组织34个成员国和巴西、中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实施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的标准。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这成为全球打击逃税举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 综合新华社消息
以后逃税避税很难了
47国签署信息交换协议 避税天堂几乎一网打尽
6日,在巴黎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新加坡等47国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
瑞士、新加坡两大离岸金融中心加入、尤其是以保护银行客户隐私著称的瑞士作出这一承诺,意味着打击逃税的全球行动取得重要突破。
如果要“撬开”纳税人的隐秘账户,瑞士的配合至关重要,因为该国为银行客户保密的传统由来已久,而且它的财富管理行业也很庞大,总共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
加入这一全球行动的包括瑞士、列支敦士登、开曼群岛、英国海外属地泽西岛和根西岛,这些国家和地区以往因银行高度保密而被批评为“避税天堂”。在欧洲联盟内部抵制银行透明的卢森堡、作为重要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也签署这一宣言。
据悉,一些离岸账户户主已将资金转移到少数几个抵制透明举措的离岸中心,如巴拿马和迪拜。
保密制度为何要废除
不利于打击黑金遭各国抵制 废除后利于查处腐败
以前,依据瑞士银行业保密法,瑞士的银行不得向政府或第三者透露客户的任何资讯,就算是家属也绝不可以,除非案件涉及犯罪调查。
另外,因为客户逃税,瑞士银行拒绝交出客户资料,引起欧盟各国不满,欧盟随后对瑞士银行实施金融制裁。后来瑞士对银行机制做出更新,参加打击黑金、配合搜查,把贪污赃款退还给有关国家。
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在新标准签署后表示,逃漏税行为被视为犯罪并造成诸多影响,有损国家公权力,也损害公众对平等和财税体系的信心。
这一标准的签署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同意实施银行间信息交换的全球标准,是共同打击逃漏税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保密协议“崩溃”始末
1998年
经合组织各成员签署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瑞士以维护银行保密制度为由一直拒绝采用。
2006年6月23日
美媒揭露早在2001年“9·11”事件以后,中情局与美国财政部就已获得监听SWIFT数据的权力。
2009年3月
瑞士政府同意扩大与外国税务部门的信息交换;但严格限制在个案,而且必须有“合理、具体”的要求。
2009年4月
瑞士银行业第一季度亏损达20亿瑞郎、资产净流失230亿瑞郎。
2009年6月23日
经合组织20个成员国就共同反对“避税天堂”和增加税收透明度达成一致。
2009年8月19日
美国和瑞士就查税纠纷正式签署协议。瑞士银行将向美国提供一份4450名美国客户名单,这些人涉嫌开设秘密账户以逃避税收。
2014年5月7日
瑞士承诺将交出外国人银行账户资料,不再保密。
背景资料
瑞士的银行很多
“瑞士银行”不存在
如果你要把钱存入“瑞士银行”,恐怕找不到这么一个地方。瑞士没有一家银行叫做“瑞士银行”。日常中人们所说的“瑞士银行”,只是对所有瑞士的银行统称。下面四家银行是瑞士最有代表性的:瑞银集团、苏黎世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和瑞士信贷。瑞士只有41285平方公里,却集中了全球75%的个人财富。
瑞士银行保密传统
来自二战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犹太人就把大批钱财存放到瑞士。为防止纳粹追查犹太人的财产,瑞士出台《银行保密法》,规定银行必须为客户的存款和财产情况保密,任何人不得向包括国家税务、司法机构在内的任何部门、个人提供客户的存款等情况,违者将构成犯罪。长期以来瑞士恪守银行保密传统,赢得了全球客户的信赖,成为吸收离岸财富最多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