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3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4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取消专职秘书,拒绝乱象回潮

  言论提要:“秘书乱象”之所以易回潮,根子出在相关领导上。如果领导干部不护犊子,秘书又怎么可能走了又回?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取消专职秘书”,又到舆情汹涌时。

  4月28日,新华网“新华舆情”公布了当日前5名“舆情”事件,“多地发通知要求取消专职秘书”位列第二。“新华舆情”提及,4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网发布习近平谈秘书工作的文章,迅速引发舆论关注。

  “别认为靠山硬就有恃无恐”“不允许滥用领导和办公室的名义谋取个人私利”,习近平的这些告诫之语发于1990年。

  新京报的报道直指有靠山、谋私利的秘书:近二十年来落马高官中,不乏高级干部“秘书”的身影,如“河北第一秘”李真、“上海第一秘”秦裕。

  这些权倾一时的秘书,都未脱贪腐与弄权。

  按规定,正部级以上领导才可配专职秘书。但弄权作乱的秘书,层级和范围显然更广。现实中,副省级、厅局级以至于县处级官员,都大量配置了专职秘书。与国家高层领导对秘书的严格要求相比,一些地方领导的秘书成为“权力掮客”“贪腐掮客”。

  秘书乱象到了非清理不可的地步了。当下多地的行动,与中央精神合拍。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不准违规配备秘书”。

  但取消专职秘书要有所警惕。2003年,四川取消市县专职秘书近2000名,两年后,“清理领导专职秘书”再次展开。两次清理固然积极,但也证明取消专职秘书面临巨大阻力、乱象极易回潮。

  有人认为,一些领导干部离开秘书的“代言”、代笔,就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故而“留恋”秘书。

  今天看来,这种依赖性的确存在,但这还不能算是核心原因。一些领导干部和秘书已成利益共同体,取消秘书何异于“断臂”?淮南市原市委书记陈世礼的秘书王传东,多次安排他人与陈世礼见面,为他人在工程承包、企业并购等方面提供便利,自己从中获得好处,是不折不扣的“贪腐掮客”。近年来,多名官员与其秘书前后脚落马,如刘铁男与秘书王勇等。

  “秘书乱象”之所以易回潮,根子出在相关领导上。如果领导干部不护犊子、不存私心,秘书又怎么可能走了又回?

  “取消专职秘书”应与落实八项规定、反腐调查相结合——看看到底是谁在不遗余力地“保”专职秘书的位置?又是谁在对中央精神阳奉阴违,为秘书乱象张目?当然,并非“护秘”就一定有问题,但查一查“问题秘书”背后的“靠山”有没有问题,并不多余。

  不如此,“取消专职秘书”就有成为“拉锯战”的危险,令人空嗟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