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0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4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中国最美乡村 “宜兴样本”
  在理念、政策、体制上不断创新,宜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走在了全国前面
  被绿色包围的善卷村
  因地制宜,张阳村办起了苗木盆栽产业
  于伶纪念馆是白塔村的文化名片
  宜兴市委书记王中苏

  如果不是耳边偶尔会传来鸡鸣狗吠,恐怕你很难意识到自己正身处乡村。

  街道整齐干净,洒水车过后,更是连尘土都看不见;水塘与湿地密布,塘里水质清澈,岸边有自然生长的植物;房屋有着统一的、与周围山水和谐的风格,在细微处却又各具趣味;就连这里的田野,在这个春天里,也是像花园多过农田。

  似这般“不一样”的乡村在江苏宜兴随处可见。

  近年来,宜兴市政府把生态宜居作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来追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在理念上、政策上、体制上不断探索创新,着力恢复生态秀美本色、构筑生态文明高地,实现了“环境换取增长—环境优化增长—发展提升环境”的战略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觉醒、生态赶超、生态领先的科学发展道路。

  这座江南小城,就像一位从水墨画中走出的仕女,稍稍梳洗,就展露出原本秀美的容颜。

  “因地制宜”,在宜兴,有了最好的注解;宜兴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正在为中国农村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成功样本。

  现代快报记者 贾磊

  摄影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善卷村

  从靠山吃山,到善待青山绿水

  从宜兴市区前往善卷村,要经过很多山,大多数山被山边的竹林和山上的杂树染成好看的绿色,偶尔一两座山上,依然留有触目惊心的灰白色“疤痕”。这是当地人口中的“宕口”,上世纪80年代,多山而少耕地的宜兴,曾兴起过一次“开山潮”,山体被炸开,上好的建筑石材被取出、切割、雕琢。

  这样简单粗放的“靠山吃山”,也曾发生在善卷。

  如今的善卷已经彻底放弃了这种发展方式,“善待青山绿水”“重保护,慢发展”的理念,在2012年让善卷村获得首批“国家级生态村”的称号。

  曾经靠山吃山

  “你看,那座山上就有宕口,现在虽然复绿了,但还是能看出来。”顺着善卷村党支部书记李为清手指的方向,能看到不远处的山上,有着一片不小的嫩绿色块,跟周围的墨绿色比起来,格外明显。

  “复绿花的钱,比当年开山时获取的要多多了。真是亏本买卖,还好,现在已经不这么做了。”李为清的声音很洪亮。

  村里的老人说,善卷村是个移民村。解放前,来自山东、安徽、河南和江苏北部地区的人们为了躲避灾荒和战乱,来到宜兴山区,在山间的缓坡上聚集而居,渐渐形成了上东和下东两个村子。

  最开始的时候,移民村的人们也是“靠山吃山”,形式还要更粗放些——当时,这些山水的走势和外貌没人关注,就算宜兴本地的缙绅,在战乱的年代也不可能意识到它的真正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统计人口,当时的统计结果让人震惊,这两个毗邻而居的小村子里居然有56个姓氏。

  “当时村子还没通路,政府工作人员要走好长时间才能到这里。他们告诉村民附近有个善卷洞,风景很漂亮,可以去看看。”李为清说。这是村里人最早听到“善卷”的名字,但在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字蕴含的巨大价值。

  修复“疤痕”,变村庄为公园

  上世纪80年代,善卷村埋头发展。身边的山,依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村民用炸药炸开山,取出上好的石灰岩;也有村民走出山,外出寻觅新生活;还有一部分村民,从山外引进了技术和设备,在山间空地上建设了数家工厂。

  村子发展迅速,移民者的后代眼界更加开阔而且雄心勃勃。村里的土屋被拆掉了,建起了小洋楼。从山村到外界的公路也被修建了起来,人们走了出去,外面的目光也看了进来。

  当善卷与山外世界联系起来时,善卷村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幸运。“有人出去推销村里工厂生产的设备,人家说,听说过善卷。”李为清说,村里人虽然都知道有个善卷洞,但真把它当成“资源”还是在这桩事之后。

  于是,善卷村民开始恶补有关“善卷”的知识。“善卷洞因善卷得名,善卷是上古尧舜时候的贤人,传说舜要将天下禅让给贤达的善卷,善卷辞帝不受,隐居此洞。此洞因而得名。”

  一时间,善卷村人甚至都成了考古学家和民俗专家,他们研究出了“善卷部落”的迁徙路线图,甚至有人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找到了“善卷”的痕迹。

  在意识到这片山水和文化的宝贵之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善卷村的领导者就提出了“把村子建成一个公园”的口号,“村里的房子不能随便扩建,以免破坏环境”这个规矩,就是那个时候传下来的。

  荣膺“国家级生态村”

  李为清已经在村子里任职18年。他由一位从部队转业的青年,成长为一位坚定踏实的村干部。这种看得见的变化,如同这个村子。

  除了山上仍然在进行复绿工作的宕口和几处无需搬迁的工厂,善卷村已经实现了“公园”的目标。

  从山上流下的泉水被水坝圈住,形成了蓝宝石一样的上东水库,这里是村中自来水的水源地;山间的小路重新铺过,顺着山体走势蜿蜒起伏;一些多年生长的树木被保留了下来,为了防止被破坏,甚至用石头给它们修建了围栏;路边的红土上,长着青翠的竹林,春笋从土里钻出,如果来不及采摘,15天时间内,就会长成高耸的毛竹;村里的房屋已经是第五代了,顺着山坡修建的楼房,错落有致,不管是外墙颜色还是里面的设施,都跟城市里没有区别。

  村子里的田地本就不多,在除去茶场和修建了几家农家乐之后,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小块。于是,农民也跟以往不一样了,李为清说,整个村子里,甚至只有一位专职农民了。他醉心于种植,和家人打理一片葡萄园。

  村里的荣誉数不胜数,“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绿化千佳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宜兴市十大幸福村”和“宜兴市陶都秀美村”……2012年,善卷村还获得了首批“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因为4A级景区“善卷洞”,善卷村被世人认识。因为善待“善卷”,这个村子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们村子里有民营企业33家,2011年就实现了工业应税销售收入9亿元,村级财政收入33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4867元。我们正在把一些会污染环境的工厂搬走。”李为清说,善卷村的目标是向旅游村转型,“既然大自然把善卷洞赋予了我们,我们就要好好利用这一资源。未来3-5年,善卷将融入大景区,做大做强景点周边,发展农家乐等,并力争通过交换的方式,从景区门票收入中得到分成。”

  李为清说,善卷村还在发展期,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慢慢发展,先把设施建好”。山上新修了一条路,作为骑行公路用的。

  这种“慢发展”,给村民带来的是“幸福感”,采访中,村民都表示,像善卷村这样的环境,是城市里换不来的,“没有必要往城市里挤。”

  张阳村

  因地制宜,着力发展绿色产业

  与善卷村一样,张阳村里也有景区,不管是道家圣地张公洞,还是“藏有”无数文人墨宝的“玉女山庄”,在名气上都毫不逊色“善卷洞”。

  交通更加便利的张阳村,所走的发展道路与善卷村截然不同。不过,即便是没有完全依靠景区发展旅游业,张阳村如今看起来也像是一个“公园”。

  “一棵树卖了180多万”

  在阳羡生态风景区里走着走着,就能看到“花木盆景街”的牌子,看见篱笆、盆景和农宅。

  这里是张阳村的底气所在。

  村民吕志纯的盆景园占地20亩,有紫薇、榔榆、三角枫等60多个品种。小的不过数寸,大的一人抱不过来。

  张阳村的盆栽经济与张公洞有关。“上世纪70年代,我们村也是靠山吃山,村民收入主要来自10多个矿山宕口,开山采石是个力气活,只能年轻人干,村里的老人就想找点其他经济来源。”张阳村村书记李上彬说,当时张公洞已经是个景区,有眼光的老年人就从山上挖来苗木植物,制成一个个“小盆景”,放在景区门口出售。

  “当时卖得还不错,这让人看出了商机。”李上彬说。

  2003年时,宜兴对矿山实行整治,村里关闭了所有宕口,转型发展成为农村的新路子。“当时就想,要不然就做花木产业吧,没想到,居然做出规模了。”李上彬说,如今全村有半数村民家庭参与其中。

  “张阳村花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合作社的功劳。”李上彬说,村里组织农户成立了一个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780多人,建起了红豆杉、樱花、紫薇和红枫四大苗木基地。

  “这个挺赚钱。”李上彬说,几年前,三家村民出资60多万元买回一棵紫薇树,培育修剪之后,被一位外地客户买走了。

  “你知道卖了多少钱?”李上彬带着夸张的表情,“180多万!”

  逆城市化,人才回流

  “张阳村花卉树桩苗木具有三十多年的种植、经营历史,原有花卉苗木经营户分散经营……”介绍起村里的支柱产业,大学生村官林绍赟更像是一名专业的导游。1989年出生的他,从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

  “曾经在宜兴市区的一家公司上班,后来想想,还是回来好。”像林绍赟这样的返乡大学生,在张阳村乃至宜兴都不少见。

  当初因为环境离开,现在又因为环境回来。“以前村里尘土飞扬,白天窗户都不敢开。”林绍赟说。

  如今的张阳村,更像是某个城市郊区的别墅小区,房屋整齐规划,屋前屋后都有花园。就连一个个宕口,如今也都被绿色覆盖了。

  “为了提高复绿工作的效率,我们把宕口都便宜租了出去,要在这里种植苗木可以,但必须先完成复绿工作。”一位村干部说。

  现在,整个张阳村都被划到了阳羡生态风景区内,“人家来看风景,就可能买我们的苗木,专门来买苗木的,也可能被风景吸引,进而在村里的农家乐消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李上彬的语气里不无自豪。

  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保持,实际上,在经济发展之后,张阳村便铺设了完备的地下管网系统,建起了污水处理厂,又成立了保洁队伍,“都是村里人在做,村里人更有责任心。”一位村干部说。

  目前,张阳村前后投入了4000多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17个村民小组全部完成了环境整治,建立了保洁队伍。一条条泥土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一个个臭水塘被改造成清澈的池塘,一片片废弃荒地上建起了文体活动广场……

  “生态环境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一位村民自豪地说,“这里水好空气好,城里人来了都不愿意走,这些年村里没有一户村民搬家进城。”

  白塔村

  不出村就可以赏景点、品文化

  要进白塔村,必然会路过“于伶文化园”,白塔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

  “不出村,就能赏景点、品文化,好多人到我们这里来参观。”村民陈德贵这样评价村里的变化。近几年,该村在发展中点亮“生态农业、优美环境、文化底蕴”三盏“明灯”,甩掉了“穷村脏乱差”的“帽子”,村庄美景越“画”越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从贫困村到文化村

  最近几天,白塔村村书记欧阳华忙坏了——几位来自中国台湾的投资客,一定要买下村里那几间老屋。“人家因为文化而来,后来看中了这里的环境,非要买下来,发展民俗民居旅游产业。”

  这样的投资,在欧阳华的记忆里不多见。

  白塔村地处两市交界,过去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工业经济起步较迟等多种原因,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直是全宜兴有名的经济薄弱村。

  不过,在本世纪初,村干部们总算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星云大师年轻时曾在白塔寺庙当过住持,我国著名的电影事业奠基人、民族戏剧艺术的开拓者于伶先生就出生于白塔村,历史传承的白塔钟声、步龙桥、筱里八景、古陶文化等一个个历史故事已经影响了几代人,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白塔村打造美丽乡村的优势,同时也是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欧阳华说。

  2012年,于伶纪念馆开馆。这里已经成为附近多所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

  走入白塔村,犹如走入了开放式的农民公园,整齐划一的村落、郁郁葱葱的树木、别具一格的小桥流水,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同时,白塔村党总支一班人正谋划着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从更高层次提升农民的幸福感,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村书记欧阳华一语中的——乡村的美要由表及里,没有文化内涵,就缺少点灵气。

  由文化入手的发展思路很快就收到了实效,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越来越多的目光注视到了白塔村。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涂海龙原是宜兴市西渚镇的一位饲料生产商,白塔村村书记欧阳华“苦劝”他四年后,他来到村里开发农业项目。通过几年的建设,集生猪饲养、绿色果树栽培、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兴望农牧生态园,在白塔村发展壮大了起来。

  黄甲有是附近一家合金制品厂的老板,也被动员到白塔村投资建设了面积约2200亩的生态园……近年来,花卉苗木、茭白等一个个生态高效农业项目相继落户该村。如今的白塔村,农户基本上实现了“工作不出村”,人均年收入较以前增加了1万-2万元。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村民对道路交通、危房改造、村容村貌等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农户在家前屋后种菜影响环境卫生,村里的党员干部率先到山里挖来观赏植物,用它们把农户的菜地围护起来。这样农户既可以继续种菜,又美化了村容。这两年,结合陶都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白塔村进一步扫除了卫生死角、优化了村庄环境,把整个村子都建成了一个美丽的乡村风情旅游点。

  铺路、清淤、绿化,一系列举措让白塔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最近,借着大觉寺和云湖景区发展的“东风”,白塔村对发展又有了更高的追求。

  日前,西渚镇白塔村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内涵,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吸引了26.5万人次的观光游客。

  来自台湾的客人看中了几处民居,“40万一套买下来,再投资百万做项目。”欧阳华说,民居的主人愿意卖,他也愿意乐见其成。

  建设美丽乡村

  释放“生态红利”

  宜兴市委书记王中苏——

  建设美丽乡村

  释放“生态红利”

  现代快报:宜兴的乡村建设让人震撼,目前的城市发展中,很少有地方政府会把目光落在乡村,宜兴为何这么做?

  王中苏:宜兴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之所以对乡村高度关注、大力投入,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我们认为,宜兴的优势在农村,那里山水秀美、空气清新、形态丰富,有丘陵山区、平原圩区、沿湖渎区,各具特色、别有韵味,是宜兴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的潜力所在、底气所在。另一方面,宜兴市域面积的3/4是农村,只有面积广阔的农村真正绿起来、靓起来、美起来,全市总体的环境面貌才能有根本性的改善,也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舒适环境。因此,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我们把加强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完善提升“七个一体化”的同时,大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推广村庄环境整治的成功经验,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环境长治久洁,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现代快报:在转型之前,宜兴的环境也是个大问题,为了发展经济,曾经爆发过数次环境危机,您觉得,宜兴转型的重点在哪里?

  王中苏:在过去不科学发展的模式下,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是发展中最主要的一对矛盾。宜兴作为苏南先发地区,很早就碰到这个问题,也曾经历过一段阵痛,但我们率先从中觉醒过来了。为此,我们花大力气做好“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两篇文章,坚决把好产业的“出”、“入”两道关口:一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劣质产业实施最彻底的淘汰,让落后产能、“三高两低”企业没有立足之地,“十一五”以来,就有1000多家企业退出宜兴;另一方面,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和用地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把不符合生态要求的项目拒之门外,这其中,就包括一个投资80亿元的电站项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GDP增长受到了一时的影响,但我们收获的更多:宜兴的产业从以前以低、小、散为主,转变为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顺利实现了转型升级;城乡环境从过去的被“过度索取”,转变为现在的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成为宜兴最闪亮的名片;在群众享受到更多“生态红利”的过程中,也让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

  

  现代快报:我们去了好几个村子,“因地制宜”这个词屡次被提起。建设美丽乡村,宜兴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王中苏:近年来,宜兴紧紧围绕“打造全省最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高起点定位,高强度投入,大力度推进,深入开展陶都“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圆满完成了全市所有自然村的整治任务。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尤其强调“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适宜怎么做就怎么做,绝不强求一律。根据各个村子不同的地貌特征、历史积淀和发展现状,对全市14个乡镇、3300多个自然村进行科学定位,把乡村规划成山村风貌型、田园风光型、水乡风情型、文化保护型、工业带动型、旅游休闲型等6种形态,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村容村貌。同时结合村庄自然生态、人文特质等元素,充分挖掘内涵、打造特色,让群众享受到比城市更高品质的环境质量。现在我们去看宜兴的农村,空间开阔、环境整洁、风貌宜人,着实令城里人羡慕和向往。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