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舆论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4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工作在乡镇,居住在城里,工作长期迟到早退。对此专家“把脉”——
“走读干部”揣的是临时工心态

  工作在乡镇,居住在城里,工作长期迟到早退。在基层,此类领导干部“走读”现象颇受质疑。近日,广西、四川和安徽等部分地区,采取措施整治“走读干部”,引发网民热议。

  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新举措,要求县乡两级领导干部每周在工作地至少住夜4天;此外,四川绵阳对部分乡镇“走读干部”通报批评;安徽省肥东县要求乡镇领导班子原则上一律“住乡”。

  我国西部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纪检干部告诉记者,当前领导干部“走读”现象在一些地方很普遍。除乡镇干部外,县级领导干部“走读”现象同样存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法规室主任黄朝阳说,一些干部“走读”专车接送,增加财政负担,干部“走读”现象还拉大了干群距离,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背道而驰,是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官僚主义的具体体现。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专家罗国安认为,除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外,年青一代公务员大多不愿扎根基层也是干部“走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选调生、公务员队伍大多是学历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曾在高校所在地的城市生活,不少人向往城市生活,他们不安心长期扎根基层,而是将基层当作跳板,因此他们往往成为“走读”的主力军。

  今年3月,广西专门出台举措,要求县级领导干部变“走读”为“住读”。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副书记蒋克昌说,谨防干部“走读”风气再抬头应成为当前“反四风”、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加大力度整治这一现象。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除应明确惩处措施外,各地还可在干部任用和提拔上,向作风优良、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倾斜。

  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公务员只是一门职业,他们也有享受家庭温暖的权利,因此对整治干部“走读”现象,政策制定应更具合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

  据新华社新媒体专电

  中国式跟帖

  匿名网友:“走读干部”不能再“走”了。

  没落丫头:构建长效机制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工作。

  宝林镇:制度出台,切实接受群众监督。

  如皋青年: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多为群众着想。

  hb20101111:要保持清正廉洁常态化、持续化,这样社会风气才会越来越好。

  雨路梵音:“走读干部”要不得,走散了思想,走坏了形象,走丢了民情,走失了为民服务的责任,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让干部不是“走读”而是“住读”, 要实行综合治理,制度是核心、监督是保障,给“走读干部”套上“紧箍咒”。综合新浪微博

  双管齐下,强化监管

  知名学者刘东和:“走读干部”现象由来已久,在乡镇最普遍。它分两类情形:一种是本来在县城机关上班,为了提拔去的乡镇;一种是本来就在乡镇工作,想往上动一动的,在县城买房子,将家安置到城里。不论哪一种,弊端都显而易见,很多人都抱着“临时工”的心态去工作,想方设法“往上走”。干部在基层工作心不定,不能融入群众,必然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干部总想着“往上走”,就会钻营其中,滋生腐败。这种工作风气,必须扭转。对干部“走读”现象,组织和纪委部门,应双管齐下,强化监管,从制度上予以规范,谁“走读”就走人。现在只要不出问题,很多地方对干部“走读”基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我觉得,我们的乡镇干部,既然选择基层,就要扎根基层,全身心投入。

  现代快报记者 曹玉兵 采访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