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泰州市姜堰区城郊接合部,一拆迁工地上的居民房内发现一具男性尸体,警方经过调查,死者为重庆人张田安(化名),42岁,10多天前遇害。警方发现,张田安身上有多处伤痕,处处致命。
9小时后,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落网,但结果令人吃惊,杀害张田安的竟然是他14岁的儿子张石福(化名)。儿子为何对亲生父亲有这么大的仇恨?张石福说,他觉得父亲对自己管教严格,一直“想动手”,3月28日下午,父亲又当着众人面责骂了他,“引爆”了他内心的仇恨,当晚将父亲杀害。目前,张石福已被姜堰警方刑事拘留。
通讯员 程斌 实习生 顾颖 现代快报记者 尹有文
现场
工地瓦房内一男子遇害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在拆迁工地上看到,事发民宅为一座低矮的三间瓦房,面积约四五十平方米。
瓦房西南侧是间小厨房,瓦房及小厨房的门窗紧闭,门上挂着链条锁,瓦房北墙上有4扇狭小的后窗,上面遮挡着木板。
63岁村民杨桂女介绍,她家原先住在附近,后来拆迁搬到了别处居住,但田里还种着些蔬菜,她时不时还是会回来打理。杨桂女家的菜地就在事发民宅的南边,距离不过两三米远。
“4月10日下午,我到菜地里干活时,隐隐约约闻见一股恶臭味。”杨桂女回忆,第二天上午,她到菜地里干活,又闻到了恶臭味,后来她发现臭味是从旁边门窗紧锁的瓦房里传来的。杨桂女慌忙把看工地的一名老汉喊过来,老汉拆开东屋后窗的木板,捣破纱窗,朝里面张望。发现北边的一张床上躺着一具尸体,身上盖着棉被,老汉随即报警。
调查
凶手竟是他14岁的儿子
接警后,警方迅速赶到现场,打开门锁进入屋内发现,东屋的一张床上躺着一具男尸,墙上有血迹。经现场勘验和法医检查,初步认定为他杀。
“手段凶残,法医鉴定,每一处伤痕都是致命伤。”姜堰区公安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陈书根介绍,他干了28年刑警,第一次见到这样凶残的手段。
警方经过了解,这处拆迁工地包给了安徽人徐某,徐某说,该工地的拆迁已接近尾声,留守现场的是重庆开县姓张的父子俩。徐某提供了张田安手机号码,民警拨打后发现关机。11日下午,警方又找到张田安的老乡张某了解情况。
张某介绍,他在泰州一个拆迁工地上干活,张田安父子也到泰州拆迁工地做了7天工。3月27日晚,张田安下班时,答应3月28日还来,可第二天没来。
有村民反映,已经有10多天没见到张田安的儿子了。民警调查发现,3月28日晚,张石福骑着电三轮直奔泰州火车站,第二天乘火车去了重庆开县老家。
警方经过侦查,确认张石福有重大作案嫌疑。2014年4月11日晚6点多,张石福在家中被抓获。
动机
父亲管教太严,他称早就想动手
为何对自己亲生父亲下狠手?张石福交代,今年春节后,他来到工地上和父亲一起干活,跟在父亲后面敲碎混凝土取出钢筋,这个活又苦又累,他觉得吃不消,多次提出要回家,可父亲坚决不同意。
“我手疼不想干,干完活还要给他烧饭。” 张石福说,“我又没做错什么,我感觉很愤怒。本来前几天就想动手,当时没有狠下心来。”
3月28日下午发生了一件事,让张石福对父亲狠下了心,在工地上干活时,父亲嫌他懒,又当着众人的面对他进行责骂,让张石福感觉“很愤怒,伤了自尊,没面子”。
当晚,父亲吃完饭睡觉了,晚上10点20分,张石福见父亲已经熟睡,拿出铁锤准备下手。
22点22分,他采取钝器砸脑袋、塞嘴巴、刀刺等手段,杀死了父亲。事后,他锁紧大门和窗户,骑着电动三轮车逃往泰州火车站。
被抓获时,民警感觉张石福“很淡定”,张石福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忏悔,“对不起,毕竟是他给了我生命。”
成长经历
1岁多时母亲就离开了他
姜堰区公安局副局长陈书根介绍,张石福刚年满14周岁,在他1岁多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张田安长年在外打工,外出十多年,每年只能回家两次。张石福一直寄养在伯父家,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去年下半年,张石福在初中上了一学期后,就不愿上学。今年春节后,他跑到浙江打了10多天工,因为嫌苦,才来姜堰投奔父亲。
63岁村民赵某住在事发民宅西边不远,在他印象中,张田安对儿子管教很严。
赵某记得,事发前的一天傍晚,他路过门口时,看见父子俩在一起吃晚饭,当时张石福不知道说了句什么,张田安把手中的筷子和馒头重重地往桌上一拍,连着说了好几句话。“虽然听不懂张田安在说什么,但看他怒气冲冲的样子,应该是在斥责儿子。” 赵某说,“然后他儿子就端着碗走到一边去了。”
专家说法
孩子的极端行为
与环境、教育有关系
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博士认为,从事件背后来看,孩子采取这种极端手段,与他所处的环境以及接受的教育有直接关系。
张纯分析,张石福刚满14周岁,正处于青春期。在他与父亲打工过程中,父亲对他的管束比较多,实施的是专制教育,而孩子渴望成长,希望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不顾他的尊严,当着众多人的面去羞辱他,让他觉得很没面子,扣动了愤怒的扳机,导致悲剧发生。
张纯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三个环境,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校园环境,一个是社会环境。
在他需要家庭温暖的时候,他妈妈不在,爸爸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正当他要形成朋辈关系的时候,他却辍学了, 失去了朋辈关系赖以生长的校园环境。而拆迁工地上的社会环境,14岁的张石福显然还不能适应。
编后
单亲家庭孩子
更需要温暖与沟通
这起悲剧令人痛心,而我们在叹息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问题。14岁的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心智还不成熟,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温暖,而不是采用责骂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