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上市虽易,业绩难续,且炒且珍惜
次新股首季业绩变脸,疑因上市包装过度

  随着今年首批一季度业绩预告逐渐披露,投资者深刻感受到次新股业绩变脸之快。记者查阅今年48只次新股一季度业绩预告发现,除牧原股份及金一文化变脸外,东易日盛、绿盟科技、东方通、安控股份、鼎捷软件、赢时胜等次新股上市不到两个月就宣告首季亏损。

  牧原股份成变脸序幕

  由于对2014年一季度盈利预估出现近一亿元误差,1月28日上市的牧原股份成了IPO开闸以来首只业绩大幅变脸的个股。3月29日,牧原股份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其2014年一季度净利预计亏损4500万元~6500万元。

  这与其1月27日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中的预测数相差甚大,在该份公告书中,牧原股份预计公司2014年1-3月净利润较2013年同期变动幅度在-20%-20%,净利润变动区间为2331.60万元至3497.40万元之间。其中2013年1-3月净利润为2914.50万元。对此,牧原股份把亏损归咎于一季度猪价连续暴跌。

  另一只于今年1月27日登陆中小板的次新股金一文化也出现业绩变脸状况。金一文化在上市报告书中预计今年一季度扣除非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为-15.02%至-28.80%,金额在1550万元至1850万元之间。去年同期为盈利2435.83万元。3月31日,金一文化发布了业绩修正预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亏损1200万元至1900万元。前后对一季度净利的预测最大相差近4000万元。而作为“贵金属工艺品第一股”,金一文化称,一季度其生产原料黄金价格上升是公司致亏的主要原因。

  业内称首季业绩下滑很常见

  经过了“史上最严财务核查风暴”考验及长达一年多时间的酝酿,市场对IPO开闸后首批亮相的企业抱以强烈信心。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次新股都没有通过上市后首季业绩试金石的考验。

  出现“上市即变脸”的情况,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代表公司的业绩在这一季度之内发生了急剧恶劣的变化,更多的可能是公司在上市财报过于“亮丽”的衬托下出现变脸。

  一家国内知名会计事务所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证监会对上市企业都硬性的业绩增长要求,企业上市前一般都有会对财报进行一些合理的会计处理。一旦企业上市,企业真实的运营情况会逐渐披露出来,再加上一些上市成本,首季业绩下滑乃至亏损很常见。

  对于次新股牧原股份的变脸,此前有媒体就指出其在商品猪和种猪方面的毛利率高于同行业水平,或有财务造假嫌疑,并不是简单的“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导致。

  另外,记者查阅上述“报亏”企业的业绩报告发现,除了企业自身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原因拖累业绩之外,首发发行费用体现为共有的吞噬净利润的祸水。包括牧原股份及金一文化在业绩说明中都提到了首次发行费用对业绩的影响。

  安控股份在上市公告书中明确表示“公司预计2014年第一季度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但亏损较上年同期减少幅度有限,主要系预计本期将发生较大金额的发行费用等期间费用所致”。

  建议

  降低门槛

  减少造假冲动

  “次新股上市即变脸,究其根本原因,是核准制带来的高上市门槛。”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当前来说,上市的门槛本来不低,企业要保证三年持续盈利,加之在核准制的基础下,形成了一种优选上市的规则,企业为了顺利上市,就会在规模上、盈利水平上攀比,冒着造假的道德风险,编造一个美丽的业绩谎言。”

  董登新等专家认为,切实降低上市标准,将极大减少企业造假的动机。当前来说,可借“企业可自由选择在沪深两市之间上市”的契机,真正形成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具有各自特色的上市标准,让一些净资产和净利润指标不高的企业(如一些高成长性的互联网企业)不用通过包装,即可获得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机会。

  此外,“次新股变脸”问题,保荐机构也难辞其咎。作为市场化约束机制的重要步骤,保荐机构及其保荐代表人须以尽责及诚信为出发点,推荐企业发行上市,从源头上保证拟上市公司的质量。据新华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