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行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3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集体外号

  文/黄毓璜

  “南京大萝卜”跟“天津大麻花”、“纽约大苹果”不在一个意义层面。它不是标示特产也不是比称城市特质;而是就人的特性,从大众平均数上给予的集体加冕。

  这宝号首先该是指向南京人的“大”,大大咧咧、大而化之、大题小做的那一种“大”,这是有点根蒂的。南京人的心目中,皇家宫阙的毁弃、王室陵寝的冷落、“四百八十寺”的兴替、“桨声灯影”的变迁一类荦荦大端,也就那么回事,居家处常就更无妨奉行些许不在乎的看透和不刻意的随遇。“多大事”因而成了南京人的口头禅,“就是唻”成了他们常带的复合语尾助词,显见得大派而淡定。光景十朝古都的风物流转长见识也长肚量,如同心大了,大事也小了,能容了,自有些神定气闲。往大处看还能看出南京人对大自然、大格局的倾心。旧时南京人依恋自然怀抱而向往大美、超好,素常固然属意于“一等”,即令想不开寻短见,也多选择像栖霞山、燕子矶这些天高地阔、江山苍茫的“一等”去处。陶行知先生题签“猛回头”三个字的石碑,至今仍立在那个燕子矶的崖边。

  当然,大也不是没有大的计较,计较中会让人嚼出点亦辣、亦甜的萝卜味。我巧遇过一次问路的喜剧:一个北方来的青年人向在门口晒太阳的老太请教去鸡鸣寺的走法,开口喊了声“请问大嫂子…… ”“大嫂子”把对方上下打量一通然后发话:“你家有我这把年纪的‘嫂子’?”青年人连忙改口称“大妈”。“大妈”这才给他指点起来,指点得认真仔细,从哪儿可以走,从哪儿走也可以,从哪儿走近,但从哪儿走路好认,到哪儿看到什么大楼再向哪边拐弯……一副恨不得把问路者送到目的地的样子。我在一旁立定良久不是好奇而是走了神,想到自己少年时有一次要去三山街而向一位老太问路的情形。老太好一阵指点,见我仍愣头愣脑,骂了声“真笨”便向屋内喊“小三子”,说“把这个小哥哥领到内桥让他往前直走”。

  “萝卜”指称着“土气”不必置疑。往好处想是“朴实”,往孬处想呢?该是“粗糙”。据我领会,两者兼而有之。面对南京人,不会像碰上自贵的巴黎人、矜持的伦敦人那样,免不脱几分格格不入的尴尬。概括得抬举一点:南京人不卑、不亢、不自大、不自谦、不排外、不欺生,多世俗心理和平民意识,有点孙文先生倡导过的“天下为公”的样态。

  无奈朴实常常在骨子里藏着,粗糙冷不丁会溢于言表。私下向来不欣赏北京大爷夹带阴损的 “幽默”,不能认同上海阿哥们拌和自大的“海口”;南京人的直来直去、直话直说差强人意,唯独爆出些个粗口来令人不堪耐受。在街头巷尾,如果你遇上几位在那里“×人”“呆×”“×你妈”地你来我往,嚷嚷得不亦乐乎不可开交,萌动上前劝架的心思,赶紧打住吧您,果真付诸行动,不被视为神经病才怪,须知人家没有吵架,在那里热热乎乎地说事谈心呢。出于地方荣誉感,不免觉得我们很该来治治这言语上的“露阴症”。为此,还几度想进言于把《非诚勿扰》主持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者——“孟爷爷”。“孟爷爷”在南京“随遇而安”久了,似乎对“x丝”这个新兴的称谓很能适应而在场面上频频蹦出,私底下屡有腹诽。不是说趋时、从众有什么不可以,只是若涉嫌“症候”,就该当“新症”“老症”一起治。

  南京人对飘来飘去的“大萝卜”一说不甚介意,大约是知道这称谓是“褒”大于“贬”的。如同“江阴强盗无锡贼”的说法,两个地方的人听起来都会笑眯眯,他们能够从中品味出“会抢时机”的厉害和“长于算计”的贼精。

  遇上触犯自尊自爱之心那是另一回事 。那年南京部队一位作家策划一部电视连续剧《南京二五》。“二五”有点骂人的意思了,南京人不能消受是情理中事。只是我参加过关于剧名的一次论证,知道在创作意图上,这位作家很有些“反其意而用之”的构想,性格设计中显见迂拙的主人公“南京二五”,约略类乎我们倡导过的“革命的傻子”。这很好,无异为大萝卜性格的光彩去蔽。剧本尚没着手,消息就在晚报发出了,读众不知就里,报社头一天就接到百十个抗议电话。这件事只能怪消息报道欠周详,跟大伙儿对“二五”过于敏感不搭界;实诚的南京人没那么多心眼,否则,邮电部就会对南京来的电话应接不暇——他们为我们设置的电话区号恰恰就是“025”。把“0”读成“零”、读作“洞”都一样,前者有“您二五”之嫌,后者更可意会出“通统二五”。这里是开个玩笑,若是当真了见气了我也就惨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