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者最大59岁,最小7周岁
器官捐献中有20%因没“跑赢”时间导致失败
从2011年7月1日第一例人体器官捐献至今,江苏省成功实现了47例人体器官捐献,其中南京人体器官捐献20例,捐献大器官50个,眼角膜26片,捐献者中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7周岁。这是昨天南京市红十字会召开的南京市人体器官捐献20例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消息。
从2010年开始,南京就成为器官捐献的试点城市,4年的时间,南京平均每年器官捐赠为5例,这个数字只能用杯水车薪来形容。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中也得知,20%的器官捐献失败原因是没有“跑赢”时间。 现代快报记者 安莹
捐献者:
被捐献者:遗憾:
可以去救别人,为什么不去救呢?
31岁的周亢是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2010年4月19日在整理卷宗时突发脑干出血病倒,经抢救无效不幸“脑死亡”。家人在悲痛之余毅然决定:将其有用的器官全部捐出。沭阳县纪委纪检员周亢由此成为全省首个捐献器官的公务员,同时也是南京第18位、全省第41位器官捐献者。(现代快报2013年12月21日曾经报道过)
最先提出捐赠周亢器官的是他的母亲尹歧娟,周亢的父亲周光亮说,“我们一家人的想法就是,如果儿子走了,可以去救别人的话,为什么不去救呢?那样,我也能感觉到儿子还活着。”周亢的移植手术在省人民医院完成。由于心脏和肾脏已经衰竭,最终,他捐献了一个肝脏,受捐者是一名31岁的男性。
被捐献者:
“他的生命由我来延续”
面对媒体的时候,张晶(化名)有些顾虑,她戴上口罩,她和妈妈一起出席了这次新闻发布会。张晶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如果不是器官捐献,她一辈子都要进行透析。
“当我确定适合做肾脏移植时,我和我的家人每天都在希望中等待,有一天我接到医院的电话,医生说经过红十字会的努力,已经有一位爱心人士捐赠出了肾脏。那种看到生命希望的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张晶说,“为此我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位不知名的捐赠家属。我想告诉你们,你们并没有失去你们的家人,他的生命将由我来延续,我为此必须要好好活着。”
遗憾:
器官捐献中有20%失败
原因是没“跑赢”时间
“事实上,现在有不少病人和家属很有爱心,他们愿意捐献器官让别人的生命得到延续,但令人遗憾的是,器官捐献中有20%因为时间耽误而导致捐献失败。”南京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刘文华说。
记者了解到,器官捐献有很严格的流程。一般来说,当红十字会的器官协调员接到愿意器官捐献的电话之后,需要立即启动捐献评估和捐献确认的工作,捐献者必须符合脑死亡的条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捐献。一套流程下来通常需要2个小时时间。刘文华说,“往往走完流程后,患者已经走了,最后未能如愿”。那这个流程能不能简化呢?刘文华说,流程少一步都不行,对于器官捐献协调员来说只能努力缩短时间。刘文华说,对于器官捐献而言,心脏停跳后的每分每秒都很关键。心脏允许热缺血的时间是3—4分钟、肝脏是5—8分钟、肾脏是30分钟、骨和眼角膜为24小时。因捐献者意外死亡,器官没有及时妥善处理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
调查:
捐献器官,你愿意吗?
近期,某知名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名为《如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愿意捐献器官吗?》的帖子,在回帖中记者看到,同意与不同意者几乎各占50%。在不同意的人群里,很多人讲到不同意的理由并非是传统观念束缚,而是对医疗部门等机构的不信任所致。很多人担心无偿捐献的器官会成为医疗部门敛财的手段。对此,刘文华解释说,去年8月份,国家卫计委发布《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9月1日起,捐献器官必须通过器官分配系统进行分配,以最大限度地排除器官分配中的人为因素,使器官移植更加公开、公正。
链接:器官捐献热线
市民要想了解人体器官捐献的有关政策和详细情况,可以拨打南京市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热线电话:025-83612797进行咨询。
如果想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可直接到南京市红十字会(南京市北京东路43 -1号)报名登记。
相关新闻
江苏分库产生第355例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快报讯(记者 安莹)昨天上午,韩红波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采集室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42岁的常州志愿者韩红波,是当地水利系统的一名干部,也是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产生的第3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被韩红波精炼地总结成了三个字:“愿”“缘”“源”。韩红波热爱生活,身体向来很好,坚持每年捐献2次全血,而捐献造血干细胞,一直是热心公益的他的“心愿”,在报名2年后,就有一个孩子和他配型成功,这在韩红波看来,是种尤为特别的“缘分”,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种子,在韩红波眼中,它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
据了解,江苏省分库自2002年10月启动至今,已有11.7万人报名加入资料库,有350多人为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