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姨端午节给我们送粽子,中秋节给我们发月饼”
我半夜回校,她起来开门,问我冻着没有,而不是责备我”
除了每天嘘寒问暖,她还经常帮我们收被子、缝衣服”
昨天中午,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研究生宿舍12舍,学生们自发组织了一场演出,朗诵、吉他弹唱、京剧等一一上演,只为送别宿管阿姨周爱娣。
昨天,是周爱娣最后一天上班,为了照顾摔伤的婆婆,她十分不舍地辞掉了这份工作。宿舍楼前一条横幅随风摆动,“周阿姨,我们感谢您,欢迎您常回家看看。”
实习生 王学民
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
和周阿姨朝夕相处两年
这是一场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欢送会,宿管阿姨周爱娣在这一天,与朝夕相处两年的学生说再见。
在南大文学院研二学生孙立的印象中,周阿姨热情又体贴,“记得有一次匆匆刷卡进门,阿姨迎面竟对我说‘你好!’当时我一听,有些蒙了,感觉很不好意思,毕竟阿姨是长辈,我赶紧向阿姨敬了个礼,‘阿姨好,阿姨辛苦!’‘不辛苦’,阿姨一直笑着。”
这些话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站在一旁的周爱娣有些腼腆,“太激动了,真是没想到。”同学们纷纷挤上前来,跟周爱娣合影。
她是“南大著名缝纫专家”
周爱娣是南京人,2012年6月成了南大仙林校区一名宿管员。周爱娣总是热情地跟学生们打招呼,能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在宿管站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快要翻烂了的现代汉语词典。“有些同学的名字是生僻字,阿姨遇到叫不出来的,就翻字典查,有时还抓着我问呢!”王帅是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的研一学生,他说,“周阿姨端午节给我们送粽子,中秋节给我们发月饼。”
在学生们眼中,周爱娣身上有妈妈的影子,经常帮他们收被子、叮嘱他们添加衣服。有一次,王帅的钱包坏了,问周阿姨哪里有缝钱包的地方,结果周爱娣接过来,三下两下就帮他缝好,从此,学生们只要衣服破了,都来找她帮忙,她因此被学生们称为“南大著名缝纫专家”。
横幅上学生签名密密麻麻
去年底,周爱娣的婆婆摔伤,因为需要人照顾,周爱娣决定辞掉工作。“前几天,我们听说阿姨要走了,很舍不得,想给阿姨送别。”王帅拉着文学院的四五个男生,给周爱娣制作了一条横幅,想请大家在上面签名。他趁周爱娣不上班的时候将横幅放在一楼大厅,结果来往的学生在横幅上写得密密麻麻。
在周爱娣的办公桌旁,还插着一支鲜花,这是学生在妇女节当天送给她的。抽屉里,有一张明信片上写着,“亲爱的周爱娣阿姨,寒冬的凌晨两点,我从外面赶回学校,是您不辞辛劳地起来开门,第一句是问我冻着没有,而不是责备我……”还有台湾的留学生离开南京后,给校报投稿,感谢周爱娣的照顾。
有时学生做实验晚了,凌晨才回宿舍,周爱娣总是毫无怨言地给学生们开门,把他们迎进宿舍。
“他们和我儿子差不多大,我把他们都当成自己孩子。”周爱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