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3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老门西发现了李白笔下的凤凰台?
南京出土大型唐代建筑遗址,专家推测称也有可能是上元县“衙门”或古瓦官寺
  南京老门西附近唐代建筑遗址考古现场
  考古人员用粉笔勾勒出古建筑的位置
  遗址上发现的古井

  “南京老门西发现了大型唐代遗址,还有唐代的古井,看上去规格很高,不知道是什么建筑,还挺神秘的。”近日,胡家花园附近居民致电现代快报热线96060,说胡家花园南边围挡起来的地块,发现了唐代“神秘”建筑。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赶到考古现场,考古工地就在胡家花园南边,工地上可以看到白色粉笔勾勒的线条,地上还有木桩和铺地砖,砖块还比较厚实,看上去建筑规格不低。那么,这处唐代遗址可能是什么建筑呢?唐代上元县衙署遗址?是古瓦官寺?还是李白笔下的凤凰台?让人遐想联翩。

  铺地砖勾勒出两个大殿

  考古工地,就挨着胡家花园,抬头可以看到胡家花园庭院的一角。工地南边不远处,是明城墙。考古工地并不太规则,南北向长,东西向稍短,和长方形有些接近。考古工地面积大约近两千平方米。站在工地的外围,可以发现,它整体被平平整整地向下挖了两三米左右。

  考古工地上,可以看到用白色粉笔勾勒的线条。有的圆形,有的长方形,还有的正方形。这些白色的粉笔,似乎要勾勒出,这个工地上上千年前它的真实模样。

  顺着台阶进入考古工地,可以发现正中间是排成列,已经炭化发黑的木桩。不远处,便是铺地砖。木桩的两侧各有两段非常明显的铺地砖。南边似乎是一个比较大的“房间”,从勾勒的痕迹来看,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铺地砖大约30厘米长,10多厘米宽,看上去很规整。靠南侧的铺地砖,铺砌的似乎是“庭院小径”。

  而北侧,也有铺地砖铺砌的“庭院”痕迹,这里的砖也是青色的,看上去规格比较高。“青砖的规格比例,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都具有唐代中期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六朝时代,以及宋朝的形制。”一位专家说,从现场的铺地砖痕迹来看,目前显露出来的是两个大殿,南北向呈工字型。

  有口古井,井水依然清澈

  现场还发现了多口古井。在考古工地的一端,就有一口很小的“古井”,不过,里面是干枯的。在发现房子遗址的地方,还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上面有东西盖着。移开,里面的水清清的。这口古井直径大约1米左右,井边用青砖砌成圆形,青砖以侧立的方式砌筑。巧合的是,两口井如果连成一条直线,正好和建筑遗址的南北中轴线平行。不同的是,南面的水井,井栏高出地面;北边的水井,井口和地面平齐。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口1米直径的“古井”很可能是唐朝的,和房子的年代一样。“有房子的地方肯定有井。”

  专家说,南京地下水充盈,在古代,庭院里设古井,除了淘米洗衣外,还可以用来灭火,起到消防的作用。

  据了解,胡家花园一带的考古工作,去年就已经开始了,目前还没有结束。

  那么,除了眼前可见的遗迹外,这里还发现了什么?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出土文物主要是瓶瓶罐罐一类的器皿。“没有任何文字性的文物。”但可以根据一些蛛丝马迹,将遗址的年代,定为唐朝—唐末五代。

  那么,有没有发现唐三彩?唐朝时期,唐三彩是非常“流行”的。知情人士透露,确实有唐三彩,但只是碎陶片。不知道是唐三彩马还是其他什么造型,还要后期研究才行。

  还发现了唐三彩碎陶片

  推测

  建筑规格不低,难道是上元县衙署?

  从现场发掘的庭院遗址来看,这处建筑的规格很高。因为,在唐朝时期,能够用上砖的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级别的象征。

  据介绍,盛唐时期的长安城,当时路面全是土的,唯有一条宰相府到大明宫的御道是铺沙子的,能供人下雨天行走,其他的路则逢下雨便三天不能出门,至于排水不畅而导致长安城常常淹水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而南京这处唐代遗址,从目前的发现来看,规格不会低。

  那么,这里可能是什么建筑呢?专家说,南京经历了六朝繁华后,很快归于平淡。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至于唐朝的诗人们来到南京,看到的都是一片荒芜。到了唐朝,南京的地位更是低到了“冰点”,当年的国都气势已经不再,被降低到了“县”的级别。当时,在南京设的是“上元县”。

  一位专家说,唐朝时期的上元县衙署曾多次搬迁,到了唐朝末年,搬到了老门西一带。那么,这处遗址会不会就是当年的上元县衙署遗址呢?专家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目前考古发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

  从地图上看,老门西有个古瓦官寺

  从现在的地图上,可以看到这附近有古瓦官寺。那么这处遗址,会不会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的古瓦官寺?专家说,不排除这种可能。

  历史上的瓦官寺建于东晋时期。当时,皇帝下令造寺,瓦官寺当时建得雄伟壮丽。南朝,梁武帝大肆崇佛,全国大修佛寺,举国崇佛,瓦官寺的规模也随之扩大,当时还建造了瓦官阁。史料记载,瓦官阁在江宁县城西南隅瓦官寺。

  关于瓦官寺,坊间至今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公元364年,南京建瓦官寺,僧侣向京城士大夫募款,但反响不热烈,眼见修建计划将无疾而终,著名画家顾恺之却慷慨地认捐一百万钱。寺庙一天天建起来,但顾恺之的钱却一分也没到账。寺僧急了,问顾恺之怎么办?顾恺之说:“没关系,你们照建,留给我一面白墙就好。”墙建好了,顾恺之每天都在里面作画,闭门创作一个多月,画了一幅病容蔫蔫的“维摩诘像”。画作大体完成,只差眼珠没点。在准备点睛当天,顾恺之请寺僧打开寺门,让民众参观,并规定,第一天来观看的人,捐钱十万,第二天五万,第三天随意捐。许多人为了争睹顾恺之“开光点眼”,涌入瓦官寺。很快一百万钱便凑足了。

  那么,这处遗址会不会是古瓦官寺?如果是,会有什么发现呢?专家说还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

  南朝宋元嘉年间,传有异鸟飞临,官府认定这里是凤凰栖息的宝地,于是修建了凤凰台。翻开史料,很多对“凤凰台”的记载,都与这次考古发现的建筑遗址切合度较高。清人所著《江南通志》中,“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江宁即南京,城内之西南隅,就是明城墙内的西南一角,正是今天的门西地区。

  而今天的门西,有很多地名带有“凤”字,来凤街、凤游寺。而花露岗曾经的名字就是凤凰山。当年,唐朝大诗人李白到南京游凤凰台后,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写出了唐朝时期南京的没落。那么,当年的凤凰台是什么样?这一处遗址,会不会是李白笔下的凤凰台呢?专家表示,有这种可能,1000多年过去了,凤凰台究竟是个啥样,历史上也没具体的介绍。

  另外,南京唐朝遗迹稀少,这处遗址该如何保护?据介绍,年前,针对这处遗址的保护,曾经召开过专家论证会。将来,它会不会和南京图书馆的六朝遗迹一样,展示给公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会不会是李白笔下的凤凰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