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发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3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阿庆师傅”周阿庆:
把一生奉献给新中国的压铸工业
  周阿庆(1923—2001年):浙江镇海人,原南京无线电厂(现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副厂长。1959年,荣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先后出席了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从1958年开始,他在生产一线每年都实现大小革新几十项,累计大小革新500多项。1959年他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68年,他和技术人员一起成功试
  周阿庆与年轻工人在车间交谈
  1987年,周阿庆(左二)作为中共“十三大”代表在北京
  周阿庆(中)在大庆油田
  1994年国庆,周阿庆在天安门城楼

  ■编者按:在雨花台功德园,长眠着很多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名字也许您并不熟悉;天文、土壤、古生物、化工、物理、水利、航天、音乐、绘画……他们的专业对我们来说也似乎有些陌生。但就是这样一群人,为我们生活的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发现》周刊联合雨花台功德园共同推出“人物”,为您介绍这些风云人物的传奇故事。

  在生前工作过的地方,人们提到他,还是习惯使用那个亲切的称呼——阿庆师傅。说起阿庆师傅,大家有说不完的话。阿庆师傅当年放弃上海的高薪,来到南京工作;阿庆师傅和其他同志一起成功试制我国第一台卧式自动压铸机;阿庆师傅退休后也不肯闲着,还为厂里的大项目出谋划策……阿庆师傅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一生,见证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轨迹。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整理

  成功试制我国第一台卧式自动压铸机

  1923年7月,周阿庆出生在浙江镇海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庭本身就贫穷,再加上多年战争,和村里的其他家庭一样,周家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周阿庆14岁那年,跟着哥哥逃荒到了上海。18岁那年,周阿庆进入上海金泰北连泛泰机械厂当学徒,此后,他又辗转几家企业,学了一手过硬的专业本领。

  1955年,周阿庆放弃在上海的高收入,响应支援国家重点建设的号召,来到国营南京无线电厂,进入13车间压铸班工作。周阿庆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每天总是早到晚走,遇到有技术难题的时候,他干脆吃住在车间。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周阿庆师傅仍然坚持在生产一线,坚持技术革新。他先后和工友们一道完成技术革新500多项。

  1968年,为了解决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周阿庆提出搞自动化压铸机的大胆设想。这个设想让人眼前一亮,但在资料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条件下,设想能否实现?大家心里没有十足的把握。在随后的试制中,周阿庆带领技术人员刻苦攻关、反复试验、不断完善。缺乏图纸资料,就发动大家提出方案;缺乏机床加工零件,就用“小蚂蚁”啃大骨头的方法,用凿子、锉刀、手锯硬啃。经过周阿庆和同事们六个多月不懈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我国第一台卧式自动压铸机终于试制成功。

  第一台卧式自动压铸机的试制成功,为我国压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周阿庆带来了荣誉。不过,在同事们的眼里,他依旧是那个朴实能干、平易近人的“阿庆师傅”。

  邓小平表扬“南京无线电厂的一位老工人”

  1975年7月,周阿庆在全国国防工业重点企业汇报会上,顶住“停产闹革命”的歪风,大胆提出了加强企业管理、健全规章制度等“五条建议”,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1975年8月18日,在国务院关于整顿工业问题的讨论中,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就工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在发言中,邓小平说:“南京无线电厂有一位老工人讲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必要性,这个材料可以发给大家看看。”

  这次讨论形成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草稿(简称《工业20条》)。《工业20条》规定要“调整那些没有得到改造的小知识分子和‘勇敢分子’当权的领导班子”,“把坏人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生产管理和规章制度,什么时候都需要”……

  后来,这个文件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下发,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工厂开始大力整顿,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勇敢谏言的“南京无线电厂的一位老工人”也被邓小平记住了。

  1976年1月起,周阿庆先后担任厂党委常委、厂革委会副主任、副厂长兼技改办主任。周阿庆常常带领有关人员下车间、到班组,深入生产第一线,摸情况、抓关键,一心扑在革新改造上,继续保持身上油污不净、手上老茧不脱的劳模优良传统,为企业的发展辛勤忙碌着。

  发挥余热,为国家重点工程立下功劳

  同事们都知道,周阿庆是个闲不住的人。他不仅刻苦钻研专业,还带出了一批勤学能干的好徒弟。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振兴“熊猫”,他常常不辞劳苦地奔波在祖国各地。1982年到1984年,他带领“熊猫”上门服务队,先后到烟台、洪湖等地建立了一个个“熊猫”电视村,一时间在社会上和广大职工中传为佳话。

  1992年,69岁的周阿庆已经从南京无线电厂副厂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他时刻挂念着厂子,总是念叨着创新。当时,在国家重点工程508航台结构件国产化攻关项目中,有七八种奇形怪状的铝合金结构件,其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是纯薄壁铸造结构件,其平均壁厚只有1.5毫米。周阿庆知道这事后,找到攻关小组的同志,决定自己亲自试一试。

  在以后的一个多星期里,周阿庆走路、吃饭、睡觉时,都在琢磨方案,画了一张又一张草图,反复与攻关小组的同事探讨。他集中了自己多年搞压铸的丰富经验,针对该结构件底座没有脱模斜度、壁薄等特点,打破常规,采用特殊结构,设计出了一个特别方案。为了早日研制出底座,周阿庆还不顾年高体弱,亲自动手参加加工,终于按期研制出完全达到要求的磨具,为国家重点工程508航台国产化立了一功。

  江泽民高兴地说:“阿庆师傅,你也来啦!”

  在“熊猫”工作期间,周阿庆由一名普通的压铸工成长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他先后担任过副厂长和江苏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省政协常委、省市总工会副主席等职务。四次光荣地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党的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先后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亲切接见。

  1959年和1977年,他参加全国群英会和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在参加第一次全国群英会时,他还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1977年,他又获得电子工业学大庆模范标兵称号;1978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标兵称号,是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1994年的国庆之夜,71岁高龄的周阿庆应邀参加首都国庆45周年观礼活动,作为39名全国劳模之一,周阿庆登上了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江泽民等中央领导来到劳模中间,江泽民和周阿庆握手时,一下子认出了他,高兴地说:“阿庆师傅,你也来啦!”周阿庆生前常常回忆起这个情景,总是无比激动。

  2001年9月,周阿庆因病去世。去世前住院期间,他还是念念不忘工厂的改革发展,厂里的同事去医院探望他,他总要关切地询问工厂的情况。

  亲人眼里的周阿庆

  一辈子看厂里都比家里重要

  周阿庆的夫人杨仁娟,今年87岁。回忆起和丈夫一起生活的日子,老人家有很多感慨。

  “我和他是老乡,结婚后,我也到了上海。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号召报名来到南京。当时,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小孩。他来南京没多久,我也带着孩子来了。那时候条件比较艰苦,也没有房子住,就先租个房子住。”

  在杨仁娟的记忆里,丈夫的工作特别忙,“他一天到晚都泡在厂里,下班总是很晚很晚。家里的事情,他是一点儿也顾不上。做家务、照顾孩子,这些事情就由我来做。到南京后,家里又添了两个孩子,我就更忙了。两个人,各忙各的,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丈夫的忙碌有了收获,厂里的新项目成功了,荣誉也接踵而至,杨仁娟替丈夫高兴。不过,有了荣誉后的丈夫变得更加忙碌了。杨仁娟这样总结丈夫的一辈子:“他这个人,一辈子看厂里都比家里重要。他为家里做的事情虽然不多,但对国家有贡献,我也觉得很值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