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现代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推动政府正能量转型
打造政务服务“宿迁模式”
  宿迁市便民方舟总服务台 杨群 摄
  宿迁市便民方舟 杨群 摄

  宋宁宁第一次听到科技“创新券”的时候,完全不明就里。

  这位江苏易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回忆说,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靠谱吗?

  在宿迁,第一批500家收到创新券的企业,有一多半跟宋宁宁一个想法。这些企业也大多跟易鼎电力一样,是宿迁市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企业中名不见经传的一个——2012年,易鼎电力全年销售1200万元,既谈不上是行业龙头,更不是以往的政府科技创新扶持资金能够惠及的那一个。

  唯一能和创新挂上钩的,是易鼎电力一直默默地致力于自主研发,仅2012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300万元。

  这,正是宿迁市发放创新券的初衷所在。现代快报记者 杜晓明 张洪 杨亦文 蔡一飞 陶魏斌

  创新券普惠的杠杆效应

  尽管创新券的首创者在遥远的荷兰,但毫无疑问,宿迁是在中国第一个搞科技创新券的地级市,并将其发扬光大。

  用宿迁市委书记蓝绍敏的话说,创新券的出发点,是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实现创新资源的最大杠杆效应,“政府花一块钱,希望社会花更多的钱在创新上”。

  在蓝绍敏看来,以往政府科技创新资金的使用方式,大多是事后奖励,既不能有效地发挥引导作用,更不要提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了。

  创新券就完全不一样。首先,它具有明显的普惠制,宿迁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如今已有超过50%拿到了创新券;其次,兑换的方式也很简单,不需要层层审批。唯有一点,这些钱必须实实在在地用于科技创新,并且要想兑换政府的一块钱,企业必须在科技创新上投入超过5块钱。

  从2012年9月,作为第一批企业收到创新券以来,宋宁宁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到2013年初,接到市里通知,可以拿实际项目去财政局申请,审核兑现。尽管还是将信将疑,但宋宁宁一琢磨,既然兑现创新券需要提供的材料并不复杂,不妨一试。

  没想到,两个多月后,5万元创新券就兑现到了公司账户上。

  事实上,截至目前,宿迁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四批7247.4万元,计1033家,已为279个项目兑现科技创新券2577万元,而带动科技投入高达3.63亿元,财政资金带动投入比达到1:14,远高出最初预期的1:5的比例。

  企业对创新券态度的转变,宿迁市创新券营运管理中心主任李伏善比宋宁宁的感触还要深切。在第一批发放了500家企业后,2013年2月的第二批只发出了400家,因为没有那么多企业报名。彼时,李伏善就很担心,接下来的发放会更加困难。

  但自从第一批创新券实现兑换以后,李伏善开始不停地接到来自企业的咨询电话,光咨询如何申请的,都让他应接不暇,更不用说那些真的尝到了甜头的企业。“今年我们申请了20万的创新券,”宋宁宁说,这笔钱将全部用于易鼎电力和高校合作的一个产学研项目。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券制度的设立,是宿迁市推动政府职能转型的一个缩影,通过改革的力量,以市场配置要素资源,发挥政府的功能。用蓝绍敏的话说,就是“不等不靠不要,用改革创新去推动发展、激发活力、破解瓶颈、造福百姓”。

  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两张地票

  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改革创新理念,让宿迁市在政府职能转型上,走出了很多个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比如,江苏省最早尝试“地票”制度的地级市。

  在此之前,宿迁的经济增长虽然保持了高于全省平均的速度,但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现象并未改变。数据显示,2012年宿迁全市土地开发的强度远低于全省平均,单位GDP占有建设用地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74倍。这让宿迁市认识到,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方式。

  2012年2月,宿迁开始推行“地票”交易制度,实际上就是卖了两张票:一张叫绿票——是经过验收确认的土地整治产生的增减挂钩建设用地指标,交易范围是宿迁市区;另一张叫红票——是入库备案的可用于建设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指标,交易范围比绿票大,可以覆盖整个宿迁市域。

  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地票交易不同,宿迁市的地票交易主体,仅限于市、区两级政府,“地票”交易底价以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形成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为基础,通过挂牌竞价确定。

  “地票”成交后,交易双方签订《地票交易合同》,约定费用支付,指标使用时限等有关内容。更重要的是,“地票”交易收益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以及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收购,成为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资金来源。

  这两张票,不仅推动市场而不是政府去进行要素配置,同时解决了政府节约用地的内在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让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支撑了城乡统筹发展。“虽然不能完全解决用地难的问题,但这些年来在用地问题上的困惑,解决了,”蓝绍敏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政府的效率是核心竞争力

  宿迁市工商局注册处副处长彭明如今身兼四职,企业从他管理的位于宿迁市便民方舟的工商登记柜台递交材料,最快第二天就能从他手里拿到四张证——营业执照、国税税务登记证、地税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这可不是什么人手紧缺,这是宿迁市正在践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被形象地称作“并联审批”——一个部门录入数据,多个部门共享,同时审批,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率。据了解,从2013年8月下旬并联审批平台运行至今,企业注册登记从以往的至少5个工作日压缩到1-3个工作日,最快的当天就可以办完。

  在宿迁,“小政府、大服务”是深入各级政府部门的改革理念,作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宿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在全省率先实行政务服务体制改革。

  按照“扁平化、高效率、快节奏”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继续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审批项目动态清理机制,精减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再造行政审批流程。

  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改革,全面整合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政府热线、便民服务等功能,着力打造“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政务环境。

  数据显示,通过调整一批权力管理方式,宿迁市只保留57项涉及有形资产资源、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的审批项目,压减了136项,精减率超过70%,是目前全国行政审批精减力度最大、保留项目最少的地级市。在蓝绍敏心目中,这正是宿迁市的核心竞争力。要知道,过去招商引资,很多城市都是比政策让步,比税收优惠,比政府补贴。蓝绍敏说,对宿迁来说,比的是政府的效率,这才是宿迁的核心竞争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