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8版:聚焦2014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南京发起“免费顺风车”行动
江苏代表委员点赞,并建言把好事做好
怎么保障安全?建议为搭车人投保,还可以事先签协议
怎么鼓励更多人参与?建议长期搭车的人适当补贴油费
邻里顺风车
同事顺风车
家长顺风车

  早晚高峰期上下班,如果能搭个免费顺风车,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现代快报记者昨天了解到,南京城治委公众委员发起了“南京免费顺风车”行动,建议在打车软件中增加免费顺风车叫车功能,来更好地对接信息。巧的是,在北京,王永、邓飞、郎永淳、陈伟鸿、赵普和崔永元等知名人士也一起发起过顺风车公益活动,倡导为交通减压,为环境增分。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交通话题本来就热得烫手,而南京开出的这趟“顺风车”,能否一路通畅?听听代表和委员们怎么说。

  现代快报记者 赵丹丹 现代快报北京特派记者 郑春平 项凤华 鹿伟 刘伟伟

  拟在打车软件中增加顺风车功能

  怎么实现信息对接?

  拟在打车软件中增加顺风车功能

  日前,南京市城治委专门做了个问卷调查,发现南京7成多的车主每周用车5天以上,大部分用于上下班与接送孩子上下学;8成以上的车主每百公里的油耗在8升以上。南京市城治办副主任、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说,如此看来,大部分市民用车频率高、不够环保。在调查中,有7成多车主表示,愿意参加低碳出行活动。

  “如果能推行免费顺风车,方便一部分人出行,也可以轮流减少用车频率,两全其美。”顾大松说,关键是,怎样实现顺风车信息对接,这是个难题。此前,一些小区论坛也在呼吁拼车合乘,但信息对接不便,所以很难持续下去。

  “最近打车软件十分流行,通过这个软件,司机和乘客之间建立了互信的关系,而且十分快捷、方便。”顾大松说,借着这个趋势,他们想到了能否增加顺风车模块,进行信息匹配。就像打车软件一样,输入起点和终点,有车一族就可以收到信息,约定时间、地点,进行对接。顾大松说,目前他们也联系了相关公司,咨询是否能增加顺风车功能。

  计划在公众委员、志愿者中先实行

  怎么推行顺风车?

  计划在公众委员、志愿者中先实行

  顾大松介绍,他们推行的“南京顺风车”活动,首批参与者主要是南京市及各区城市治理委员会公众委员、南京城市治理志愿者,“现在已经有不少公众委员、志愿者响应了。”顾大松说,还将邀请南京FM106.9频道的主持人马青作为发起人,通过电台倡议更多车主加入。

  届时,将主要推动三个方面的顺风车搭乘:邻里顺风车,车主从小区出发,将顺风车乘客送到最近轨道交通站点;同事顺风车,鼓励家住在一个方向的同事搭乘,同来单位;家长顺风车,建议孩子在同校或同班的,家长上下学可以搭载。

  “也有委员提出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他说,对这个问题,希望通过赞助单位资助,帮助搭车人投保意外伤害险。“毕竟出现意外的几率是很小的。”顾大松表示,他们也建议争取一些公益的赞助,为顺风车参与人提供精神或是物质方面的奖励,来鼓励更多人参与。

  发起人王永

  16年搭载超万人

  北京的顺风车公益活动是由王永、邓飞、郎永淳、陈伟鸿、赵普和崔永元共同发起的公益行动。 发起人王永,从1998年开始开顺风车,搭载的路人超过万人,从最开始遭遇白眼和不解,渐渐获得理解和认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信任和感谢。他曾向有关部门提过建议,希望能够把顺风车制度化,鼓励更多的车主像他一样加入顺风车活动。

  2012年1月10日,王永联合邓飞、赵普、郎永淳、陈伟鸿等公益人士在新浪微博发起的“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倡议大家搭载同路的老乡一起回家,缓解春运困难。截至当年2月10 日,参与活动的微博网友超过18000人,500余位车主帮助约1000名余乘客免费回家过年或返城工作。

  2013年春运期间,“温暖2013——春节回家顺风车”大型公益行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40万热心车主和乘客参与,成功帮助至少9678人免费回家或返程。

  2014年春节活动共帮助

  25000多人回家或返程

  三成的用户爽约,其中多为乘客爽约,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单方私自变动了回家日期或购买到了回家车票从而放弃了顺风车(数据来自新浪微博“@顺风车”)。

  对于南京发起的“免费顺风车”行动,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都认为是好事,有的代表本身就是活动的实践者。如何把这件好事真正做好?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陈静瑜

  全国人大代表

  陈静瑜

  通过签协议或法制规范保障双方安全,长期搭车可考虑给补贴

  

  现代快报特派记者 鹿伟 摄

  ▼

  “我开车上下班有时也会顺路免费带人,尤其是刮风下雨天。”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就是“免费顺风车”行动的践行者。对于这一公益行动,他非常赞同,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有免费的车坐,提高车辆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尾气排放……在陈静瑜看来,免费顺风车好处多多,在国外也很流行,站在路边挥一挥手,也许就能搭到陌生人的车。

  “只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才会这样去做,互相信任嘛。”陈静瑜表示,也许有人会有顾虑,比如安全和收费的问题。他认为,在安全方面,出现事故的概率其实还是比较小的,一般的私家车都有保险,出了事故可以赔付,“如果不能赔付,是不是可以通过签协议或者法制规范等方式来保障双方的安全,这个还可以再讨论、论证一下。”

  陈静瑜说,尽管是免费的,但如果是长期搭车,可以适当给点油钱,“我的两个同事住在一个小区,他们就采取了这种互助方式,搭车人适当补贴油钱,要不老麻烦别人肯定不好意思吧。”

  孙建方

  全国政协委员

  孙建方

  搭车人最好是固定“小伙伴”,通过投保避免纠纷

  

  资料图片 来自中国江苏网

  ▼

  “我听说过这个活动。”提起顺风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孙建方教授并不陌生,还说起了北京的顺风车行动。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如果南京也有类似活动,是件很好的事情,“可以给别人带来方便,还能减少交通和环境的压力。”

  但在孙建方看来,免费顺风车活动也存在让人担忧的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万一出什么事情,就会很麻烦,也会打击开车人的积极性。”孙建方表示,如果有意外发生甚至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很可能让大家出现类似“扶不扶”的心理,不敢再做好事了。

  有没有好的方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孙建方也同意购买保险这一方式,“如果有事发生,让第三方也就是保险公司处理,也让做好事的人没有担忧。”

  不过,孙建方表示,通过投保避免纠纷出现的前提,是开车人和搭车人之间是长期或固定的关系,尽管通过类似叫车方式可以提高利用率,但是因为关系不固定,随意带乘客,没办法有保险等保障,所以并不太适合这一活动,“最好是认识的,或者是认识之后固定下来搭乘的,这样也可以有助于活动的长期推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