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生活常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借用下身份证就能赚钱?
没这好事!有20多个大学生上当受骗

  最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门在网上发布兼职信息,应聘者只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花上一两个小时,去手机卖场贷款买手机,帮手机店“冲销量”,就能得到八百一千的报酬。有20多个大学生还真相信了,可是当接到放贷公司的催款通知书时,他们傻眼了!郭云 葛小林

  天上掉馅饼

  1小时真赚了500元

  1月25日,常州某大学的学生小戴和小丁来到翠竹派出所报案说;“我们被人骗去办理了消费贷款,现在被人催着要债,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骗子’,警察赶紧来抓他们。”

  原来,在去年12月底,小戴他们在网上看到一条兼职信息称,凭一张身份证就能赚500到1000块钱。“我们联系了对方,得知对方是为了帮一个手机店冲销量,做虚假交易。”于是他们来到九洲电脑城附近的一个茶室见面。

  那个发帖人给他们两人编造了工作单位和职业,还给了他们一人1500元,之后把他们带到电脑城一家手机销售点,他们用自己身份证以及发帖人编造的工作单位、职业等信息,与捷信金融服务公司(以下简称捷信金融)签订了个人消费信贷购买手机,首付1500元,剩下的钱12个月付清,每个月还款350元。

  一个多小时后,手续都办好了,他们买了两只苹果5S手机。接着,小戴和小丁把手机还给了发帖人,发帖人分别给了他们500元“佣金”。

  想着如此轻易地就赚了500块钱,两人还是蛮高兴的。可到了今年1月20日,两人分别收到了捷信金融的还贷通知,催着他们赶紧还钱,小戴和小丁傻了。

  他们两人接连找了手机店和捷信金融,一番打听得知,自己得支付购买手机的尾款和利息合计4200元钱。

  空手套白狼

  20多个大学生上当

  为了挽回损失,小戴假称还有同学要办这业务,再次与那发帖人取得了联系,找到了发帖人的“老巢”,1月26日,翠竹派出所民警将徐某等四名嫌疑人抓获。

  据了解,今年30岁的徐某在南京工作时也曾被骗,拿自己身份证帮别人买了只手机。他不甘心,潜伏了进去,还真摸清了“门道”。去年年底,他自立山头,来到常州“开发市场”。短短一个月,就有20多个大学生“献”出了自己的身份证,去套取消费贷款,从中徐某赚了五六万。

  这些大学生贷款买手机,怎么会通过捷信金融贷款审核呢?原来,徐某在伪造的贷款申请资料上,都专门留了所谓的公司办公电话,其实那电话是他买来的不同的大灵通号码,捷信金融核查时,他就按照编造的身份信息一一回应,捷信金融审核通过后,很快就会放贷,一两个小时内就能办好消费贷款手续。

  据悉,目前,徐某等人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逮捕。

  骗子的作案手段

  第一步:发布能轻松赚钱的兼职信息吸引被害人上钩,如“一两个小时能获取800到1000元利益”,然后欺骗对方不需要归还贷款;

  第二步,虚构工作资料申请消费贷款,让受害人前往电子产品销售点,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电子产品。

  第三步:嫌疑人将骗贷购买的电子产品再卖到通讯市场套现。以小戴为例,他们支付了1500元首付款,加上给小戴的500元“佣金”,只支付了2000元,就得到了苹果5S手机。再把手机以4000元左右的价钱卖出,从中获利2000元。

  骗子为什么成功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是一种新型诈骗方式,被害人一般都没有工作,缺乏社会阅历,比较容易轻信他人。另外,发案具有延后性,这些大学生办理了消费信贷,支付了首付款后,捷信公司在一个月之后才会催他们还款。等到一个月之后,受害者才发现要还贷,再来报案,这些犯罪分子早就逃之夭夭了。所以一旦案发,警方很难在短时间内追查到嫌疑人的信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