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2版:社评/舆论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4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大爱之心勇敢之心,温暖身边人

  言论提要:纵然会有“扶不扶”的纠结,纵然为道德缺失现象而焦虑、愤怒,也不要怀疑大爱之心勇敢之心的价值。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最近有几桩“身边事”让人心头一热。

  江苏丹阳市埤城镇,有一个在烂石山脚下的自然村。6年前,原本泥泞的乡间小道,突然改成了硬化水泥路。而这条水泥路,就是家住南京市秦淮区淮海新村的一位名叫赵志坚的老太太,带头捐资兴建的。而这位低调的老太太,还是一位“老革命”,捐资修路只是她做的好事中的一件(详见今日快报封7版)。

  捐资修路,这是大爱之心。

  同样在今天的快报上,还有这样一条新闻,展现的是勇敢之心:昨晚6点半左右,在南京瑞金路御河新村附近,一家羽绒服加工点突然失火。附近门面房的店主发现后,破门而入,端盆接水灭火。事故没有造成伤亡,附近店家基本未受影响。

  勇敢的心不孤单——昨天快报报道:2月14日晚,苏州吴江一间出租屋突然着火。紧邻的隔壁卧室内有3名儿童被困,几位邻居冲上去救出了孩子们。“这没什么,无论谁碰到这种事都会帮忙”,这是一名参与救人者的心声。

  快报从去年开始和央视合作举办了“感动中国”江苏推选活动,无论是大爱之心还是勇敢之心,都不缺乏例子。应该说,这样的事例,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找到,但是,在今天,我们关注这些事例时,却别有一番感触——在社会由“熟人社会”进入所谓的“陌生人社会”时,我们需要一种发端于“陌生人”继而作用于“陌生人”身上的力量,为这个社会加点热量。

  不难看到,“捐资修路”、“火海救人”、“接水灭火”,这3桩事,都是“陌生人”面对危机和困难挺身而出,而受益者也都是“陌生人”——不要忘记,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以邻为壑”、邻里冷漠是其特点之一。

  有人认为,“在陌生人社会尚未完全建立前,重构社会信任是新课题”。这话不假,但最急迫的课题不如说是重温“熟人社会”那种特有的感动。

  上世纪40年代,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熟人社会”概念。相关的社会关系之所以极其稳定,就在于“互助”、“救难”精神的存在。时间过去太久,但这种精神一直在民间流淌。但显然,信任缺失、“冷眼观之”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如何激醒“互助”、“救难”的社会脉搏,凝聚一个社会崇尚大爱之心、勇敢之心的共识,从而“抗拒”陌生人社会那种消极的社会心理,这是不容回避的命题。日前推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是涉及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大爱之心、勇敢之心……正是“友善”的题中应有之义。

  宏大的叙事,却要以水滴石穿的劲头从“身边”开始表现。不拔高、不“务虚”,坚守、互助、感动,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纵然会有“扶不扶”的纠结,纵然为道德缺失现象而焦虑、愤怒,也不要怀疑大爱之心勇敢之心的价值。

  大爱、勇敢,终究是可以穿透冷漠之墙的。“日积跬步”,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